-
公开(公告)号:CN10352064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4884.6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郁金20~80份,石菖蒲20~80份,首乌藤30~100份,白芍30~100份,丹参10~60份,茯苓20~80份,柏子仁20~8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取郁金、石菖蒲和柏子仁,用10-15倍量的水回流提取,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滤过,药渣与白芍、茯苓、首乌藤、丹参一起加8-12倍量水回流提取1-3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将上述所得的挥发油与稠膏混匀,制成制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新颖,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有效,疗效稳定,对抑郁症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52064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494884.6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郁金20~80份,石菖蒲20~80份,首乌藤30~100份,白芍30~100份,丹参10~60份,茯苓20~80份,柏子仁20~80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取郁金、石菖蒲和柏子仁,用10-15倍量的水回流提取,水蒸气蒸馏,收集挥发油,滤过,药渣与白芍、茯苓、首乌藤、丹参一起加8-12倍量水回流提取1-3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备用;将上述所得的挥发油与稠膏混匀,制成制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新颖,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有效,疗效稳定,对抑郁症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963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72729.0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36/716 , A61P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凤仙透骨草4~12份、艾叶4~12份、鸡血藤4~12份、威灵仙5~10份、黄芪8~18份、淫羊藿4~12份、续断4~12份、红花1~4份、伸筋草4~12份。该中药组合物可以通过熏蒸、溻渍、泡浴等外用方式进行治疗膝骨关节炎,通过药物透皮吸收和水的温热理疗作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膝关节局部,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炎症消散,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水肿消退及组织修复,缓解患者炎症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7046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80876.0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704 , A61K45/06 , A61P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参皂苷Rb1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人参皂苷Rb1通过miR‑134靶向介导的BDNF信号通路调控海马突触可塑性发挥抗抑郁样作用,首次阐明了人参皂苷Rb1发挥抗抑郁样作用的分子机制,对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的阐明和抗抑郁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9605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92032.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K31/704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黄芩苷聚合物脂质纳米粒,用脂质材料包裹已装载黄芩苷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并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进行表面修饰;其中,所述脂质材料、黄芩苷、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4~5:0.2~0.3:0.8~1.5:1。该纳米粒的粒径较小且均匀,稳定性高,分散性好,包封率高,显著提高了黄芩苷的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在制备乳腺癌治疗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2045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47947.8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5153 , A61K9/5123 , A61K31/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纳米粒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封率高的补骨脂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适量的补骨脂素、聚丙交酯-乙交酯、大豆磷脂和吐温-80为原料,尤其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以大豆磷脂为脂质,可制备包封率和稳定性均较高的补骨脂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通过优化补骨脂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的制备条件,可进一步提高补骨脂素聚合物纳米粒制剂的包封率和稳定性,包封率可高达82.45%,粒径在100nm左右,在4℃下静置3天,无白色沉淀出现,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2475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9718.3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1/37 , A61P35/00 , A61K31/3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学领域,公开了一种补骨脂素-槲皮素复合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剂包括补骨脂素、槲皮素、固体脂质、脂溶性乳化剂、水溶性乳化剂、有机溶剂、注射用水以及冰水;其中补骨脂素、槲皮素、固体脂质、脂溶性乳化剂以及水溶性乳化剂五种物质重量比为(1~4):(1~5):(60~200):(100~300):(200~800)。本发明所制备的制剂提高了补骨脂素与槲皮素的溶解度、药物的物化稳定性以及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的抗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同时该制剂还具有缓释、控释以及靶向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另外,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0488557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510120705.8
申请日:2005-1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9064 , A61K36/899 , A61K36/8945 , A61K36/725 , A61K36/48 , A61K9/14 , A61P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缓解视力疲劳的药物中的用途。该组合物以药食两用的山药、薏苡仁、葛根、砂仁、大枣为原料组合制成活性组分,然后与药物常用辅料制成缓解视力疲劳的口服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31646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0880186.2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纳米粒为同时包载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紫杉醇的聚合物-脂质纳米粒,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大豆卵磷脂和DSPE-PEG2000溶于水相中,混匀,预热;S2.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紫杉醇与PLGA溶于油相中,混匀后注入到S1的水相中,加热混匀后即得复合纳米粒。所述纳米粒具结构完整性高、稳定性好、储存性好、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高,具有空缓释作用,包封率达80%以上,可有效提高药效,抗乳腺癌肿瘤转移,在癌症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