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273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97181.4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合用换气系统,包括风井以及风道,风井包括多线合用的合用风井,风道与合用风井连通并用于布置到站厅以及各个站台内。一种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包括换乘端,在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内设置有如上述的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合用换气系统。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合用换气系统包括合用风井,合用风井设置在换乘端。本发明所提供的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合用换气系统,应用在多线路换乘车站内,在换乘车站的换乘端处设置了合用风井,利用合用风井实现站厅以及各个站台的合用换气,这样可以达到减少车站内风井设置数量的目的,风井位于地面的部分为风亭,由于风井合设,因此换乘车站外所设置的风亭数量也会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99841.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H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慧车站运营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块化智慧地铁标准站大端设备管理系统及智慧车站,其中的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区、系统区以及机电区;管理区中设有多个管理用房;系统区中设有多个系统用房;机电区中设有多个机电用房;所述管理区和所述机电区分别设置在所述系统区的两边,所述机电区设置在角落处且三面封闭,所述管理区和所述系统区之间设有第一过道,所述系统区和所述机电区之间设有第二过道,且所述管理区和所述系统区两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走道和第二走道。本发明将管理用房、系统设备和机电设备分别集中设置,实现管理集中和设备集中,有利于实现管理区、系统区和机电区的空调分别控制,进而实现空调节能排放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1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99957.5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一种与市政隧道合建的T型换乘地铁站,可供至少两条地铁线路进行换乘,T型换乘地铁站具有站厅层以及与第一地铁线路对应的第一地铁线路站台层。位于最上层的地铁线路的上层设置市政隧道,市政隧道的底板与站厅层的底板之间形成用于通行的共用站厅,站厅层通过共用站厅形成连通式站厅。本发明主要是对T型地铁换乘车站与市政隧道合建模式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实现了较少压低T型换乘地铁站埋深的前提下,连通站厅层,从而使得站厅层形成连通式站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政隧道贯穿换乘车站,将其站厅层分割,而存在的乘客使用及运营管理不便的问题,本发明使用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分离式站厅带来的弊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11454.2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大断面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法。本发明在大断山矿山法隧道下穿建构筑物时,结合双侧壁导坑以及洞桩法的优点,提出了双侧壁导坑与洞桩复合施工工法。上半断面采用双侧壁导坑的原理分成三个导洞进行开挖、施作初支及拱盖,拱盖形成之后,利用拱盖及结构桩型形成整体,对下半断面形成有效支撑,随后开挖下半断面,施工下半断面衬砌。
-
公开(公告)号:CN115700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1196618.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出站客流安全值计算与验证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计算出站客流安全值;采用动态仿真,对出站客流安全值进行验证。本发明根据模型计算获得出站客流安全值并对出站客流安全值进行验证,可以为地铁运营部门在识别车站出站能力瓶颈和制定相应的疏解策略方面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09290386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1591107.8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的换乘结构,所述换乘结构设置于三条地铁线路的交叉处,所述三条地铁线路分别为第一线路、第二线路和第三线路,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三线路相互垂直;所述换乘结构包括:负一层站台厅和负二层站台,所述第三线路通过负一层站台厅,所述第一线路和第二线路分别平行通过负二层站台;所述第二线路的两条轨道位于所述第一线路的两条轨道之间,所述第一线路的两条轨道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换乘通道。所述换乘结构可以显著提高不同线路中乘客的换乘效率,大大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而且,缩短了乘客换乘地铁的距离,减少了地铁中客流量大时的人流干扰,显著提高了地铁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684132U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22480027.9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一种与市政隧道合建的T型换乘地铁站,可供至少两条地铁线路进行换乘,T型换乘地铁站具有站厅层以及与第一地铁线路对应的第一地铁线路站台层。位于最上层的地铁线路的上层设置市政隧道,市政隧道的底板与站厅层的底板之间形成用于通行的共用站厅,站厅层通过共用站厅形成连通式站厅。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T型地铁换乘车站与市政隧道合建模式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实现了较少压低T型换乘地铁站埋深的前提下,连通站厅层,从而使得站厅层形成连通式站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政隧道贯穿换乘车站,将其站厅层分割,而存在的乘客使用及运营管理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分离式站厅带来的弊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177200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561879.8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合用换气系统,包括风井以及风道,风井包括多线合用的合用风井,风道与合用风井连通并用于布置到站厅以及各个站台内。一种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包括换乘端,在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内设置有如上述的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合用换气系统。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合用换气系统包括合用风井,合用风井设置在换乘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线路地铁换乘车站合用换气系统,应用在多线路换乘车站内,在换乘车站的换乘端处设置了合用风井,利用合用风井实现站厅以及各个站台的合用换气,这样可以达到减少车站内风井设置数量的目的,风井位于地面的部分为风亭,由于风井合设,因此换乘车站外所设置的风亭数量也会减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305958917S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30747592.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地铁或地下通道出入口建筑。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行人从地铁或地下通道出入。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6.仰视图为不易见到面,省略仰视图;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省略后视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