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6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653781.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N3/096 , G06Q50/02 , G06V10/14 , G06V10/20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V20/17 , G06F18/2411 , G06F18/25 , G08B17/00 , G08B17/12 , G08B25/08 , G08B31/00 , H04L67/1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巡护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森林巡护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无人机或静态监控摄像头,按照设定的路径和时序,对森林进行全方位拍摄,获取森林图像数据。本发明中,利用无人机和监控摄像头获取森林图像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算法进行处理,可以大范围、高效地进行森林管理和保护,提高森林监测的覆盖率和准确率,运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提供数据清洗、整合和分析,提供实时的汇报,让森林管理者可以更容易的了解并掌握森林的实时状态,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结合现场声音监测设备和声音识别技术,进行野生动物监测,这有助于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并丰富了森林生态的多样性评估和动物资源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525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27234.X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次生林快速构建的方法,属于次生林构建领域,该方法包括:S1:区域调查:对次生林目标区域进行详细的生态环境调查并进行区域编号;S2:目标设定,依据生态环境调查,对不同编号区域设定构建目标,构建目标包括原始次生林改造和次生林构建,并依据构建目标对林地进行清理;S3:树种选择与配置:根据区域调查调查结果,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S4:造林技术与实施,根据目标设定,选择进行种苗培植,依据树种生长特性确定造林密度。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过预先调查活得的数据为后续的林地选择、树种配置以及造林密度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次生林构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0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54628.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3D扫描的精准施肥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记录树木信息的第一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树木进行扫描的3D扫描模块、用于对比判断的识别模块、用于发送控制命令的单片机以及施肥端;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3D扫描模块、第一数据储存模块和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接收3D扫描模块录入的树木信息并且与第一数据储存模块内记录的树木信息做对比,确认树木的种类和年龄最终根据对比结果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施肥端进行施肥。
-
公开(公告)号:CN117636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53781.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N3/096 , G06Q50/02 , G06V10/14 , G06V10/20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V20/17 , G06F18/2411 , G06F18/25 , G08B17/00 , G08B17/12 , G08B25/08 , G08B31/00 , H04L67/1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巡护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森林巡护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无人机或静态监控摄像头,按照设定的路径和时序,对森林进行全方位拍摄,获取森林图像数据。本发明中,利用无人机和监控摄像头获取森林图像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算法进行处理,可以大范围、高效地进行森林管理和保护,提高森林监测的覆盖率和准确率,运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提供数据清洗、整合和分析,提供实时的汇报,让森林管理者可以更容易的了解并掌握森林的实时状态,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结合现场声音监测设备和声音识别技术,进行野生动物监测,这有助于对森林生态的保护,并丰富了森林生态的多样性评估和动物资源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22193306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1011718.6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IPC: A01G9/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栽培容器,包括盆底和与盆底相连接的外壳,外壳向内凹陷形成排水部,排水部沿外壳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2个,排水部为阶梯状结构,包括至少2级阶梯,每级阶梯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外壳内部和外部的排水孔;外壳由多个相互连接的平面组成,平面的连接处弯折形成有脊线。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排水的同时,避免了植物根系穿透排水孔生长而堵住排水孔,防止盆内积水诱发烂根。能够更好地发挥排水和空气断根作用,空气断根效果更佳,避免了在转移过程中对根系造成伤害。本发明提供的栽培容器,克服了利用栽培容器周身环状凸起设置排水孔带来的重心上移、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提高了栽培容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