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33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35349.0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非鱼亲鱼保种越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越冬养殖池,(2)越冬养殖池放鱼条件,(3)罗非鱼保种亲鱼投放,(4)饲料投喂,(5)越冬养殖池水质调控;其中,所述越冬养殖池配有温控设备系统、增氧系统与水质监测系统,所述温控设备系统用于调控越冬养殖池的水温,水温调控范围为18~30℃。增氧系统向越冬养殖池提供氧气,可提高养殖水的溶氧量。水质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越冬养殖池的水质,以便养殖人员及时获知养殖水的水质信息。本发明具有能调控养殖水温,给予罗非鱼提供适合的生长水温环境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02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56248.7
申请日:2024-05-24
Inventor: 陆专灵 , 罗永巨 , 王大鹏 , 郭忠宝 , 黎铭 , 肖俊 , 严欣 , 梁正 , 杨冬玲 , 唐章生 , 何智昌 , 陈丽婷 , 唐瞻杨 , 陈少翠 , 谭芸 , 卢智发 , 黄彬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季节稻田小龙虾养殖装置,涉及小龙虾技术领域,包括:人工巢穴,其贯通设置于所述捕虾笼外侧壁,且朝向所述捕虾笼的一端内径小于远离所述捕虾笼的一端内径;进虾筒,其贯通设置于所述捕虾笼外侧壁;支撑架,其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捕虾笼上方,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齿带;滑座,其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通过所述齿带与所述支撑架驱动连接;驱赶机构,其与所述滑座固定连接,所述驱赶机构用于聚集小龙虾;收纳箱,其设置在所述捕虾笼后端,且与所述捕虾笼连通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减少小龙虾在田埂打洞,以及在种养末期排水为种植早水稻做准备时,减少小龙虾在稻田打洞的几率,也实现自动捕捞。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31051.7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基因Dmrt1及其提取与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克氏原螯虾基因Dmrt1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克氏原螯虾基因Dmrt1的提取以及其在调控克氏原螯虾性腺分化、发育及性别控制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首次克隆分析克氏原螯虾与性腺分化、发育相关的Dmrt1基因,为探索克氏原螯虾性腺分化、发育及性别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650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6889.3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00 , C02F103/20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66 , C02F3/34 , C02F3/32 , C02F3/0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一种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与池塘连通的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一侧设有第一过滤坝,所述第一过滤坝的一侧设有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外连通有曝气池,所述曝气池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滤坝,所述第二过滤坝的一侧设有微生物处理池,所述微生物处理池外连通有水生植物净化池,所述第一过滤坝和第二过滤坝均采用空心砖构建坝体,所述坝体中间填充有多种滤料。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淡水养殖会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可应用于养殖尾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903382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233117.3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IPC: C07K14/575 , C12Q1/6888 , A61K38/2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非鱼胃饥饿素成熟肽及其表达应用,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的罗非鱼Ghrelin成熟肽的合成序列为GSSFLSPSQKPQNKVKSSRIGR,根据Fmoc‑固相多肽合成法合成罗非鱼Ghrelin成熟肽粗品,采用色谱法进行纯化,得到的罗非鱼Ghrelin成熟肽的纯度为90‑95%。本发明用合成的罗非鱼Ghrelin成熟肽对罗非鱼进行注射,调节罗非鱼HSP70、IL‑1β、TGF‑β和TNF‑α基因表达,以预防罗非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
公开(公告)号:CN10920760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107882.6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奥尼罗非鱼IGF‑1等位基因表达的方法及其试剂盒,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包括(1)RNA逆转录;(2)PCR扩增;(3)焦磷酸测序反应。本发明的试剂盒包括PCR扩增的特异性引物和焦磷酸测序引物。本发明的方法可实时监测反应并且定量、快速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等优点,为简便、快速地检测奥尼罗非鱼IGF‑1等位基因表达带来便利,而且检测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29200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402012.X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1/10 , A01K61/80 , A01K63/04 , A01G31/00 , A23K50/80 , A23K10/18 , A23N17/00 , B01F7/18 , B01D35/02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罗非鱼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罗非鱼免疫力的养殖方法,包括将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和营养物质进行混合、发酵,将混合、发酵后的饲料放入饲料混合室内,通过饲料混合室内的搅拌叶轮对饲料进行搅拌;将饲料混合室放入水体内,由后端的推行扇对整体进行驱动移动;通过过滤装置内部进行过滤,将水体内的残食、粪便留在过滤盒内,对水体进行循环除杂;通过撒料盒将饲料混合室内的饲料撒入水体内,对罗非鱼进行投食,从而保证罗非鱼能够食入具有提高免疫力的新鲜饲料。本发明将投食和除杂集为一体,方便饲养员对罗非鱼进行投食的同时,也能够随时对水体进行的除杂处理,净化了水体环境,能够提高罗非鱼的免疫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6943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86623.X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脊椎动物的饲养或养殖;无脊椎动物的新品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淡水池塘轮虫快速培育方法,采用每亩泼洒50-60斤新鲜猪血、同时每亩泼洒提前5天发酵的5斤花生麸和10斤盐。池塘清塘后,采用每亩50-60斤新鲜猪血全池泼洒,同时泼洒提前5天发酵的10斤盐+5斤花生麸。本发明的淡水池塘轮虫快速培育饲料由每亩50-60斤新鲜猪血和提前5天左右发酵的每亩10斤盐、5斤花生麸和组成。池塘清塘后,采用每亩50-60斤新鲜猪血全池泼洒+提前5天发酵的5斤花生麸+10斤盐。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培育轮虫数量达10的5次方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6689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34898.4
申请日:2018-04-1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IPC: A01K6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非鱼苗种高密度运输方法,属于鱼类的增养殖学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提高鱼苗免疫力,收集4~5天内孵化的罗非鱼鱼苗,停止投喂饲料,放入水泥池中排便及锻炼10~12h,再将鱼苗转移到包装池,待装;(2)运输水体消毒,运输用水采用自来水曝气24~36h,在鱼苗包装前10~15min,添加杀菌剂进行水体消毒杀菌;(3)鱼苗包装,鱼苗包装采用充氧袋加泡沫箱的双层方式,鱼苗运输密度为8500‑9500尾/袋,每个泡沫箱的可放入2~3个充氧袋,充氧袋之间放入冰袋1000~1500g,控制泡沫箱在运输过程中,水温保持为23‑25℃。本发明通过提高鱼苗免疫力、降低鱼苗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提高运输密度,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罗非鱼运输存活率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74390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173960.8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3/00 , A01K61/17 , A01K61/95 , A01K63/042 , A01K63/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淡水石斑鱼繁育系统,包括多个产卵装置、与产卵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的培育装置、与培育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的净化处理装置及与其连接的循环水装置;每个产卵装置包括产卵池及与其通过带控制阀门的过渡管连接的分隔池;培育装置包括多个通过鱼苗管道依次连接的培育池;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池及带处理设备的储水池;产卵池呈空腔结构,产卵池内壁上设有可沿其内壁上下滑动的分隔网。本发明将产卵池与培育池分开设置,产卵池中的分隔网可以阻拦亲鱼通过管道进入培育池,避免了以往淡水石斑鱼在自然环境下繁育需要人工打捞分离鱼苗的问题,降低了工人工作强度,提高淡水石斑鱼的繁殖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