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虾精准投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8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80630.X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养虾精准投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稻田内四周临近田埂处建立投食区,投食区由稻田土壤垄起合围而成,并起到与稻田内相隔离的作用;投食区挖有大量与稻田内相连通的通道,通道用于供给虾进入投食区行走或离开投食区行走;虾养殖人员经由田埂行走环绕稻田往投食区内投放虾饲料;虾养殖初期,即虾苗投放的第一个月,每天投喂2次,投喂煮烂的初级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8~12%;虾养殖中期,即虾苗投放的30天至45天,每天投喂2次,投喂全价商品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0‑15%;虾养殖后期,即虾苗投放的45天以后,每天投喂2次,投喂全价商品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10%。

    红螯螯虾的稻田种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6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266231.2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红螯螯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的稻田种养装置,包括养殖箱,养殖箱内设有横板,横板上连接有罩壳,罩壳内设有电机,电机连接对辊,对辊一端转轴上设有转盘,两个转盘上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下端铰接有拉杆,拉杆下端铰接有翻斗,第二连接杆下端设有缸筒,缸筒内连接有活塞,活塞与第二连接杆铰接,活塞上开设有通气孔,缸筒的下部连接有进气管,养殖箱内设有挡板,挡板上端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上设有筛网,挡板一侧与翻斗铰接。本发明主要应用于红螯螯虾的稻田养殖时的育苗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红螯螯虾的种养装置缺少对幼苗的筛分功能造成幼苗投放浪费致使养殖户经济损失的问题。

    一种稻田红螯螯虾共作生态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67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66208.3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稻田红螯螯虾共作生态养殖系统,所述稻田红螯螯虾共作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水池、水管、水泵、支杆、摄像头、稻田区、视频增强模块、水质处理模块、显示模块、主控器。本发明通过视频增强模块能够得到高质量的逼真的视频增强效果,有助于对养殖更好的监控;同时,水质处理模块将EM原露微生物菌、红砂糖、蜂蜜和黄泥土均匀混合并揉成团状构成缓释改良水质球,再将该缓释改良水质球按面积大小均匀抛洒在水中并沉入水底直接与淤泥接触,缓释改良水质球中的EM原露微生物菌起到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氨和氮成份,达到抑制水体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最终起到净化改良水质的目的;大大提高养殖效果。

    一种罗氏沼虾虾草共生生态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497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978348.6

    申请日:2018-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氏沼虾虾草共生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虾苗培育:搭建2×2×1.5米混凝土播种池,选择罗氏沼虾虾苗,在室温下培育两周使其适应环境;步骤二、在6×3×2.2×1.8的天然泥池池塘,用生石灰消毒,选择茎长20cm以上的轮叶黑藻,间隔种植在池塘底部,继续培养一周;步骤三、将步骤一中适应后的虾苗移至池塘中喂养,投放有机颗粒饲料,持续喂养20周以上。本发明利用轮叶黑藻与罗氏沼虾共生的生长环境,一方面轮叶黑藻可以为罗氏沼虾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可以改善水质,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因此,投喂饵料量少于天然养殖时需求,同时改善罗氏沼虾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可以提高其营养水平,改善肉质。

    用于雄性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微卫星标记组合及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083424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471020.5

    申请日:2018-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雄性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微卫星标记组合及引物。用于雄性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微卫星标记组合,包括以下微卫星标记或其核苷酸序列的互补序列:微卫星标记1、微卫星标记2、微卫星标记3、微卫星标记4、微卫星标记5、微卫星标记6、微卫星标记7;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雄性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显示,所有微卫星位点均显示高度差异性,该微卫星标记组合易识别、高度多态,非常适于研究不同的近亲雄虾组遗传结构,为罗氏沼虾优质父本选育提供基础性遗传信息,同时也对调控雄性罗氏沼虾遗传发育具有一定意义。

    一种罗氏沼虾亲本高密度越冬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4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5414.1

    申请日:2016-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氏沼虾亲本高密度越冬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每年冬季前水温20℃以上时,从当年雌虾和当年雄虾中挑选出作为越冬养殖的亲虾;(2)对亲虾进行体外消毒;(3)将消毒好的亲虾用消过毒的工具将第2步足上的螯钳剪去一边或者全部剪除;(4)将截螯手术后的亲虾放回亲虾池静养恢复,期间饵料投喂量为正常食量的30%‑50%,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水温不低于20℃,养殖密度为40尾/m2‑60尾/m2;(5)静养恢复期过后,将亲虾池内多余的遮蔽物除去,水温控制在19℃‑21℃之间,其他方面管理按照常规越冬管理要求操作。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既能将罗氏沼虾亲本越冬养殖密度提升一倍以上,又能确保其成活率达到90%以上,经济效益可观。

    一种广西拟水龟亲龟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04798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44907.2

    申请日:2015-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2 A01K61/00

    Abstract: 一种广西拟水龟亲龟培育方法,包括亲龟养殖池建设:将亲龟养殖池建设成带有联通口的两口池,在面积较大的一端建设产卵沙池,内放泥沙供雌龟产卵,亲龟养殖池预留排水口、入水口和溢水孔;亲龟放养:每年1~3月的越冬期、4~7月的产卵期、8月的产后恢复期、12月的越冬前期,把雌性亲龟放于面积较大、建有产卵池的一端培育,雄性亲龟放于面积较小的水池养殖;9~11月的发情交配期,把雌雄个体合池培育,让亲龟自由交配;温度调控:投喂:水质管理:根据广西拟水龟的繁殖习性,雌雄个体在产卵期、产后恢复期、越冬期进行分池培育,发情交配期雌雄个体合池交配,既满足产卵、产后恢复又保证交配,提高培育成活率、产卵量和受精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