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46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23223.9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臭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该方法从控源截污、底泥处理、水体净化、生态修复和维护管理五个方面对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治理彻底且治理效率高;通过对河道生态系统的重建,逐渐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逐渐消除黑臭水体的异味和色度,最终实现水体的生态平衡,提升水质,使得水体生态系统可以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环保和生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45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639990.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调节剂的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先经过格栅过滤杂质,然后进行初步沉淀,得到的上清液再经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一步絮凝,在经过搅拌、曝气后静置分离,实现部分泥水分离,然后将两次沉淀的污泥再经过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和磁化处理,再次实现剩余的泥水分离,最终污泥经压滤脱水即可排除。本发明利用多步絮凝、分离相结合的处理方法,高效实现市政污水的净化以及污泥的处置,实现减低排出水COD,同时降低排出淤泥的含水量,实现高效净化目的,且节能环保、操作安全,适合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0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38651.4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宋晓薇 , 徐荣乐 , 刘凯 , 陈婷 , 黄纤晴 , 邓齐玉 , 王旭 , 黄业翔 , 韦士程 , 吴镇 , 覃楠钧 , 刘文杰 , 黄耿博 , 周良洁 , 韦敏 , 陈汉吉 , 卢诗洁 , 麻桂彬 , 李登辉 , 朱亚辉
IPC: C02F3/32 , C02F7/00 , C02F11/02 , C02F11/00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园污染水体综合治理方法,属于水质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步骤:(1)污染拦截;(2)底泥修复;(3)曝气增氧;(4)生态系统构建;(5)维护和管理。本发明方法能有效地对公园污染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面源污染拦截、水体污染治理和水体生态系统构建的协同,有效地提高了公园水体净化能力,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使得公园水体生态可以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升了公园水体生态景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62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418851.8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4 , C02F11/02 , C02F11/121 , C02F11/122 , C05G1/00 , A01G24/15 , A01G24/28 , A01G24/25 , A01G2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黑臭水体污泥的处理及再利用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的微生物复合絮凝剂是按照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备:3~5份聚合氯化铝、1~2份微生物混合菌液、3~7份调制剂、10~25份填料;所述微生物混合菌液包含褐球固氮菌、红色酵母菌、光合细菌、产碱假单胞菌;将所述微生物复合絮凝剂用于处理城市黑臭水体污泥,效率高,操作方便,同时对污泥和污水中的异味降解效果好,实现污泥除臭净化;且净化脱水后的水体底泥能够回收再利用,作为原料之一加工成为栽培基质或肥料,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够促进作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6079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1639980.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1/02 , C02F11/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污泥含水率的生物调节剂及其应用,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聚合氯化铝和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所述复合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复合微生物发酵得到;所述复合微生物包含甜菜假单胞菌、苏云金芽孢杆菌、长枝木霉。本发明使用了对污泥降解具有优势的菌种,强化其降解能力,促进微生物利用污泥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而达到降解效果;利用化学絮凝剂和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共同作用,降低絮凝剂的总用量,且无毒害,强化酶促反应,最终实现污泥减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85628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0582925.X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含重金属废渣堆存场地的微生物修复的方法,通过利用含铅、锌、镉等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作为培养介质,对硫酸盐还原菌进行驯化,提高硫酸盐还原菌在铅、锌、镉、砷等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中生存能力和环境适应性;添加各类营养物质使硫酸盐还原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对土壤的修复得到强化,迅速去除污染物质,恢复土壤农作物种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68967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0582540.3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解锰渣中锰和硫酸铵处理回收方法,包括采用电解锰矿的阳极液对锰渣进行酸浸出,同时结合具有洗涤功能的隔膜压滤机,对滤渣进行水洗、碱洗后制备免烧砖,实现锰渣中锰和硫酸铵的回收和锰渣的无害化处理的一体化完成。该方法工艺简单,使用的药剂廉价且便于获取,可在不对现有电解锰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较大改动的同时,提高对锰矿资源的利用率,以及降低电解锰所产生的废渣的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8637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582549.4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C22B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理石废浆皂化P507‑P204协同萃取体系的方法,旨在提供了一种,能耗小,成本低,无污染,高皂化率的碳酸钙皂化P507‑P204协同萃取体系的方法。P507‑P204协同萃取体系,由P507、P204、磺化煤油、磷酸三辛酯组成。本技术方案的步骤包括,对大理石废浆除杂、提纯,调节提纯后大理石废浆,与P507‑P204协同萃取体系皂化反应,分层后对皂化后的P507‑P204协同萃取体系洗涤,最终获得纯度较高的皂化P507‑P204协同萃取体系。本发明利用当地大理石加工厂的废弃钙基资源(大理石废浆)来替代生石灰皂化工艺,使用的钙基资源纯度更高,无需高温灼烧、碳化等工艺,从源头上更为环保节能,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6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82374.7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锌冶炼废水的管式微滤膜处理工艺,属于铅锌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管式微滤膜处理铅、锌冶炼废水,通过电化学预处理破络,二级沉淀处理,软化处理,多介质过滤、超滤,管式微滤及蒸发结晶,工艺简单,经济可行,不仅使铅锌冶炼废水达到了排放或者回用的标准,而且实现了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回收利用,整个治理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533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98850.4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3/38
Abstract: 一种木薯淀粉生产废水ABIC-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处理组合工艺,工艺步骤为:木薯清洗废水和木薯渣压滤水经过滤沉淀、一次和二次分离废水经回收轻质淀粉和蛋白质后均进入调节池调节pH值及温度,再先后进入ABIC和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在混凝沉淀池静置、沉淀、除杂,上层清液可达标排放或回用;ABIC内进行厌氧反应的溶解氧浓度低于0.2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48h;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溶解氧浓度高于2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24h。使用本技术出水稳定达标、工程投资小、运行成本低廉、可回收生物质能源、管理简单,便于工程化推广应用,为木薯淀粉行业废水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