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75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33200.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动态仿真平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建模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电动汽车充电桩功能结构,确定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立电压响应模块,并构建电压响应数学模型;构建频率响应模块,设置频率跳闸响应曲线点,并建立频率响应数学模型;构建荷电状态管理模块,实现SOC上下限管理逻辑;进行电网安全性评估,并整合至电动汽车充电桩模型中。本发明保障了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与安全管理,且模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与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87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953627.9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象大数据的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通过光伏功率物理模型提取气象大数据的关键气象特征数据,并将关键气象特征数据和气象大数据整合经过PCA主成分分析和KNN聚类分析,得到关键气象特征数据矩阵,将所述关键气象特征数据矩阵平移数据点获得训练数据集,将所述训练数据集输入CNN神经网络训练,获得初步预测模型,对初步预测模型进行误差反馈,经过多次误差迭代,获得误差分布收敛较好的光伏功率预测数据。所述方法采用CNN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光伏功率预测涉及的气象特征数据全面,预测结果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78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71426.7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点综合接地装置,控制单元控制真空接触器、第一电磁继电器、第二电磁继电器和第三电磁继电器的通断即可实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通过电阻接地,用户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能够实现远程切换不接地、通过消弧线圈接地、通过电阻接地和直接接地4种接地方式。并且能在运行过程中方便、实时地调节消弧线圈和接地电阻的参数,其中,消弧线圈参数调节范围520Ω~1320Ω,每40Ω一个抽头,共21个档位,接地电阻参数调节范围0Ω~1400Ω,无档位限制。同时支持手动远程控制方式和自动投切控制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205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63140.3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00 , G01N27/83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导线缺陷检测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碳纤维导线的漏磁数据,并根据漏磁数据生成检测图像;将检测图像输入预置的碳纤维导线分类模型;通过特征提取网络对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生成导线特征图;采用缺陷分类网络对导线特征图进行缺陷检测,得到碳纤维导线对应的检测结果。准确识别碳纤维导线的各种缺陷类型,有效识别压接头处的缺陷,克服了X射线无法穿透厚金具的限制。通过准确检测和及时处理碳纤维导线缺陷,减少了潜在故障风险,提高了配电网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62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897587.0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台区潜在三相不平衡检测方法及其相关装置,根据采集的用户负荷数据与变电站三相负荷数据中各相负荷数据的距离依次计算用户负荷数据与各相负荷数据的节点、片段、曲线相序判断系数;当用户负荷数据与目标相负荷数据的节点相序判断系数大于或等于节点相序判断系数阈值、片段相序判断系数大于或等于片段相序判断系数阈值,且曲线相序判断系数大于或等于曲线相序判断系数阈值,则判定该用户负荷数据属于该目标相负荷数据对应的相别;根据各相别下的用户负荷数量判断是否存在潜在三相不平衡,若是,则输出不平衡预警;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检测效率低,影响居民用电体验以及判别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688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457862.2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网实境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该试验平台包括主电源、母线、分支线路、中性点接地成套装置和分布式电源模拟装置;主电源通过母线与分支线路连接;母线上设有预留接口、电能质量测试接口和户内干式变压器;分支线路上设有预留的被测设备接口;中性点接地成套装置通过接地变压器与母线连接;分布式电源模拟装置通过预留接口、电能质量测试接口或户内干式变压器与母线连接;或分布式电源模拟装置通过配电变压器与被测设备接口连接;或分布式电源模拟装置通过配电变压器与被测设备接口连接,且并联至少一个用户电荷。本发明能实现不同渗透率下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提供最接近真实配网现场环境,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8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53627.9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象大数据的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通过光伏功率物理模型提取气象大数据的关键气象特征数据,并将关键气象特征数据和气象大数据整合经过PCA主成分分析和KNN聚类分析,得到关键气象特征数据矩阵,将所述关键气象特征数据矩阵平移数据点获得训练数据集,将所述训练数据集输入CNN神经网络训练,获得初步预测模型,对初步预测模型进行误差反馈,经过多次误差迭代,获得误差分布收敛较好的光伏功率预测数据。所述方法采用CNN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光伏功率预测涉及的气象特征数据全面,预测结果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688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457862.2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网实境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该试验平台包括主电源、母线、分支线路、中性点接地成套装置和分布式电源模拟装置;主电源通过母线与分支线路连接;母线上设有预留接口、电能质量测试接口和户内干式变压器;分支线路上设有预留的被测设备接口;中性点接地成套装置通过接地变压器与母线连接;分布式电源模拟装置通过预留接口、电能质量测试接口或户内干式变压器与母线连接;或分布式电源模拟装置通过配电变压器与被测设备接口连接;或分布式电源模拟装置通过配电变压器与被测设备接口连接,且并联至少一个用户电荷。本发明能实现不同渗透率下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提供最接近真实配网现场环境,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8303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438621.3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谐波不同波动情况的谐波责任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建立等值分析模型,获取公共节点处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n个谐波电压相量和n个谐波电流相量;根据计算得到谐波电压电流波动中位数和谐波电压电流波动标准差;根据计算得到谐波波动校验量,并判断其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计算对应的谐波阻抗,并根据对应的谐波阻抗计算系统侧和用户侧对应的谐波责任;若否,则建立谐波电压电流回归方程;根据谐波电压电流回归方程,计算系统侧的谐波电压,并根据系统侧的谐波电压计算系统侧和用户侧对应的谐波责任。本发明根据谐波监测样本数据波动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算法,保证责任划分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97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943472.0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拓扑网络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起始传感节点生成的传感节点遍历消息,当传感节点接收到传感节点遍历消息时,则根据当前的传感节点的节点信息更新传感节点遍历消息中的节点遍历顺序路径,并通过载波通信将更新后的传感节点遍历消息转发给下游传感节点,以得到从起始传感节点到末端传感节点的节点遍历顺序路径;基于节点遍历顺序路径,确定任意传感节点间的节点间隔,并基于节点间隔构建传感节点间隔矩阵;基于传感节点间隔矩阵和节点遍历顺序路径,结合传感节点与配电台区设备的所属关系,生成配电台区拓扑网络,用于解决现有的配电台区拓扑网络生成检测方式实际执行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