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转子在线动平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1794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71990.5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转子在线动平衡装置,包括基座、3D打印机构、电动转台和转子卡盘,电动转台为环状结构,基座内设有转子穿装孔,转子穿装孔口两端安装电动转台,电动转台上安装转子卡盘,转子卡盘、电动转台及转子穿装孔的中轴线相重合;3D打印机构通过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安装在基座上,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嵌装在基座内,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为圆环形结构且可绕转子穿装孔中轴线转动,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与转子穿装孔的中轴线相重合,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采用齿轮传动及电机驱动;3D打印机构的打印头采用可伸缩式结构,在3D打印机构上安装有摆动电机和刮刀,摆动电机安装在3D打印机构的外壳上,刮刀连接在摆动电机的电机轴上。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转子在线动平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17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271990.5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转子在线动平衡装置,包括基座、3D打印机构、电动转台和转子卡盘,电动转台为环状结构,基座内设有转子穿装孔,转子穿装孔口两端安装电动转台,电动转台上安装转子卡盘,转子卡盘、电动转台及转子穿装孔的中轴线相重合;3D打印机构通过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安装在基座上,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嵌装在基座内,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为圆环形结构且可绕转子穿装孔中轴线转动,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与转子穿装孔的中轴线相重合,3D打印机构位置调整壳采用齿轮传动及电机驱动;3D打印机构的打印头采用可伸缩式结构,在3D打印机构上安装有摆动电机和刮刀,摆动电机安装在3D打印机构的外壳上,刮刀连接在摆动电机的电机轴上。

    一种具备自动调整轴承预紧力的加工中心超声波电主轴

    公开(公告)号:CN1081610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0210395.6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一种具备自动调整轴承预紧力的加工中心超声波电主轴,针对电主轴的定转子损耗发热设计了双水冷结构,通过壳体内外两层冷却水套实现定转子的高效散热,降低定转子的发热高温对主轴及轴承的影响;针对轴承自身摩擦发热,将轴承外圈固定套设计成冷却水套结构,通过具有水冷功能的轴承外圈固定套实现轴承的高效散热,再辅以高效润滑,降低轴承热变形;在更高转速情况下,水冷与润滑效果会下降,必须通过对轴承施加合适预紧力来抵消热变形影响,首先通过轴承预紧力自动调节机构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轴承温度,并将监测到的轴承温度数据反馈给机床数控系统,再通过机床数控系统输出控制信号,使压电陶瓷柱的伸长量发生改变,用以产生合适的轴承预紧力。

    一种具备自动调整轴承预紧力的数控磨床电主轴

    公开(公告)号:CN108247535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09237.9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一种具备自动调整轴承预紧力的数控磨床电主轴,针对电主轴的定转子损耗发热设计了双水冷结构,通过壳体内外两层冷却水套实现定转子的高效散热,降低定转子的发热高温对主轴及轴承的影响;针对轴承自身摩擦发热,将轴承外圈固定套设计成冷却水套结构,通过具有水冷功能的轴承外圈固定套实现轴承的高效散热,再辅以高效润滑,以降低轴承的热变形;但在更高转速情况下,水冷与润滑效果会下降,必须通过对轴承施加合适预紧力来抵消热变形影响,首先通过轴承预紧力自动调节机构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轴承温度,并将监测到的轴承温度数据反馈给磨床数控系统,再通过磨床数控系统输出控制信号,使压电陶瓷柱的伸长量发生改变,用以产生合适的轴承预紧力。

    一种具备自动调整轴承预紧力的加工中心超声波电主轴

    公开(公告)号:CN10816103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210395.6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一种具备自动调整轴承预紧力的加工中心超声波电主轴,针对电主轴的定转子损耗发热设计了双水冷结构,通过壳体内外两层冷却水套实现定转子的高效散热,降低定转子的发热高温对主轴及轴承的影响;针对轴承自身摩擦发热,将轴承外圈固定套设计成冷却水套结构,通过具有水冷功能的轴承外圈固定套实现轴承的高效散热,再辅以高效润滑,降低轴承热变形;在更高转速情况下,水冷与润滑效果会下降,必须通过对轴承施加合适预紧力来抵消热变形影响,首先通过轴承预紧力自动调节机构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轴承温度,并将监测到的轴承温度数据反馈给机床数控系统,再通过机床数控系统输出控制信号,使压电陶瓷柱的伸长量发生改变,用以产生合适的轴承预紧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