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088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03365.X
申请日:2017-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3/04439 , B01D46/0024 , B01D46/12 , B01D46/543 , B01F3/0446 , B01F13/065 , B01F15/00136 , B01F15/00162 , B01F15/00253 , B01F15/009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装气体溶液的制备装置,该装置设有气液分离罐(21)和阻气排液蓄能溶气罐(13),气液分离罐(21)的中部设置了聚四氟乙烯微孔滤膜(19),将气液分离罐(21)分为上下两个空腔,所述的阻气排液蓄能溶气罐(13)内部设有柔性隔膜(11),分为蓄能腔(12)和工作腔(10),工作腔(10)内设有阻气排液阀(7),经管道连接器(4)、第三控制阀(26)、流量计(25)与气液分离罐(21)下端的排液管道(24)相连;另外,所述的溶液管道(18)与气体溶液(16)和游离的溶质气体(17)相连通。本发明发能迅速地、大流量地、连续不断地排除气体溶液中未能溶解的游离气体,能保证罐装后气液混合物各个组分的精确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0728912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33996.3
申请日:2017-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2/00 , B01D61/025 , B01D61/10 , F16K1/304 , F16K3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内胆压力蓄水桶,包括有桶体(1),桶体(1)内为内腔,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底部设置阻气排水阀(6),阻气排水阀(6)的上面设有多孔板(5),阻气排水阀(6)的下端设有V型阀座(8),阻气排水阀(6)内设置浮球(7),V型阀座(8)的下端通过管道(15)连接节制阀(9),节制阀(9)的下端连接进出管口(10),桶体(1)的上部设置压力表(13)。本发明与现有压力蓄水桶的相比造价低,经济性较高;也可以用作溶气罐,桶内的压缩气体同时用作蓄能气体和溶质,用于在高压下保存溶质气体与液态溶剂的混合物,通过时间效应和压力效应增加和保持较高的液体溶气量,通过桶内压缩溶质气体的压力释放出高溶解度的气体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726196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88590.5
申请日:2017-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3/065 , A23L2/38 , A23L2/54 , A23L33/10 , B01F3/04503 , B01F5/102 , B01F5/18 , B01F15/00155 , B01F2215/0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气水直饮机,其特征在于:压力罐(1)顶部装有喷淋器(2),喷淋器(2)上部连接上三通(3),上三通(3)上部接有泄压阀(4),上三通(3)侧面连接循环水管(20),压力罐(1)上部侧面开口接有气管(5),气管(5)另一端经过单向气阀(6)连接着气体发生器(7),压力罐(1)底部开口接有下三通(11),下三通(11)底部安装有伸入压力罐(1)内部的水位传感器下浮球(12)和水位传感器上浮球(13),下三通接头(11)侧面连接供水管(15),供水管(15)经单向水阀(16)连接供水泵(17),供水泵(17)接源水管(18)。本发明实现了用物理方法制作出适合长期保存或直接饮用的溶气水饮料,并且浓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07102492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1006205.6
申请日:2017-08-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气水直饮机,其特征在于:压力罐(1)顶部装有喷淋器(2),喷淋器(2)上部连接上三通接头(3),上三通接头(3)上部接有泄压阀(4),上三通接头(3)侧面连接循环水管(20),压力罐(1)上部侧面开口接有气管(5),气管(5)另一端经过单向气阀(6)连接着气体发生器(7),压力罐(1)底部开口接有下三通接头(11),下三通接头(11)底部安装有伸入压力罐(1)内部的水位传感器下浮球(12)和水位传感器上浮球(13),下三通接头(11)侧面连接供水管(15),供水管(15)经单向水阀(16)连接供水泵(17),供水泵(17)接源水管(18)。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用物理方法制作出适合长期保存或直接饮用的溶气水饮料,并且浓度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018501U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20933038.3
申请日:2017-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内胆压力蓄水桶,包括有桶体(1),桶体(1)内为内腔,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底部设置阻气排水阀(6),阻气排水阀(6)的上面设有多孔板(5),阻气排水阀(6)的下端设有V型阀座(8),阻气排水阀(6)内设置浮球(7),V型阀座(8)的下端通过管道(15)连接节制阀(9),节制阀(9)的下端连接进出管口(10),桶体(1)的上部设置压力表(13)。本实用新型造价低,经济性较高;也可以用作溶气罐,桶内的压缩气体同时用作蓄能气体和溶质,用于在高压下保存溶质气体与液态溶剂的混合物,通过时间效应和压力效应增加和保持较高的液体溶气量,通过桶内压缩溶质气体的压力释放出高溶解度的气体溶液。(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012820U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20758726.0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装气体溶液的制备装置,该装置设有气液分离罐(21)和阻气排液蓄能溶气罐(13),气液分离罐(21)的中部设置了聚四氟乙烯微孔滤膜(19),将气液分离罐(21)分为上下两个空腔,所述的阻气排液蓄能溶气罐(13)内部设有柔性隔膜(11),分为蓄能腔(12)和工作腔(10),工作腔(10)内设有阻气排液阀(7),经管道连接器(4)、第三控制阀(26)、流量计(25)与气液分离罐(21)下端的排液管道(24)相连;另外,所述的溶液管道(18)与气体溶液(16)和游离的溶质气体(17)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发能迅速地、大流量地、连续不断地排除气体溶液中未能溶解的游离气体,能保证罐装后气液混合物各个组分的精确占比。(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08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77655.0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张维国
IPC: G01N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6 , G01N2203/0017 , G01N2203/0037 , G01N2203/0075 , G01N2203/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丝线在线检测装置及在线检测方法,所述丝线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张力增减单元,所述张力增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可提供稳定驱动力矩或阻尼力矩的动力轮,每个所述动力轮上设置有驱动系统或阻尼系统,所述张力增减单元的两侧分别为丝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速装置,所述测速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用以直接或间接测量所述丝线的走丝速度。本发明所提供的丝线在线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设置于丝线加工过程中,实现全丝线段的在线无损检测,避免丝线由于检测受损而废弃。
-
公开(公告)号:CN108385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0386254.X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张维国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丝线牵引动力系统,属于丝线加工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功率源,其连接并驱动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有第一蜗杆,可驱动第一蜗轮转动;还包括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设有第二蜗杆,可驱动第二蜗轮转动;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之间设有第二功率源和功率混合器,用于将两种不同用途的动力混合并输出到第二驱动轴,使得第二驱动轴的运动兼具两种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0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811177655.0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张维国
IPC: G01N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丝线在线检测装置及在线检测方法,所述丝线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张力增减单元,所述张力增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可提供稳定驱动力矩或阻尼力矩的动力轮,每个所述动力轮上设置有驱动系统或阻尼系统,所述张力增减单元的两侧分别为丝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速装置,所述测速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用以直接或间接测量所述丝线的走丝速度。本发明所提供的丝线在线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设置于丝线加工过程中,实现全丝线段的在线无损检测,避免丝线由于检测受损而废弃。
-
公开(公告)号:CN1086750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0388200.7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张维国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丝线牵伸装置及牵伸方法,属于丝线加工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二者之间设置有驱动辊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驱动辊轮在轴向上均相互平行;还包括第三导向轮组,所述第三导向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子导向轮,各个子导向轮单独设置;来自第一导向轮的丝线在驱动辊轮和各个子导向轮之间循序穿行,然后到达第二导向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