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梯
    1.
    发明公开
    一种家用电梯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679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71352.1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包括电梯本体和轿厢,所述电梯本体包括电梯井道和层门,所述电梯井道内设有导轨,所述轿厢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的工作端朝向所述轿厢的底部,所述层门上设有平层感应器,所述轿厢的顶部设有隔磁板和感应线圈,所述轿厢的底部设有安全钳和缓冲组件,所述安全钳用于钳住导轨,所述隔磁板、所述安全钳与所述感应线圈电性连接,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在所述轿厢蹲底时提供缓冲。采用这种可以在轿厢蹲底时为轿厢提供缓冲,保护轿厢及轿厢内的人群。

    一种可提高电梯安全舒适性的曳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3604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74833.9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电梯安全舒适性的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和曳引钢丝绳,还包括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主动升降机构,支撑架包括上层架和下层架,上层架和下层架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主动升降机构位于上层架上,主动升降机构连接轿厢,所述曳引钢丝绳穿过上层架与下层架连接,本发明在电梯启动和停止时,通过缓冲组件可以使轿厢缓慢的加速和停止,使内部乘客保持舒适,在上下乘客时,缓冲形变,轿厢发生上下浮动后,由主动升降机构进行及时的调整,保持轿厢与地面齐平。

    一种自主脱困电梯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3548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65748.1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脱困电梯系统,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通风孔、防尘网和安装块;本发明设置通风孔、防尘网、环形槽、清新剂、滤网、盛放筒、安装块、通孔、螺栓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实现保持轿厢内空气流通,促使轿厢内被困人员冷静的功能,进而便于被困人员进行后续的自主脱困操作;本发明设置容纳槽、第一螺纹孔、手电筒、急救包、放置盒、饮用水、连接板、螺杆、第二螺纹孔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实现辅助被困人员进行自主脱困的功能,保证被困人员自主脱困操作的顺利进行。

    一种电梯控制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99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98783.6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包括显示模块、驱动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分别设置于电梯门的内外侧,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红灯单元、绿灯单元和黄灯单元,所述红灯单元在接收到所述处理模块发送的电梯运行中指令或者超重指令时,所述红灯单元显示红色并且用于提示当前禁止进入。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其通过显示模块、驱动模块和处理模块等模块进行联动,以使得电梯在各个状态的显示以及电梯厢不同状态的移动速度等方面均智能化,其具有智能化、便捷化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一种电梯轿厢用启停减震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2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65344.2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轿厢用启停减震装置,包括轿厢本体,轿厢本体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减震阻尼器,减震阻尼器远离轿厢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部保护轿厢。本发明,当轿厢本体在移动时突然停止,下降停止时内部保护轿厢产生惯性,内部保护轿厢推动连接座进行移动,减震板推动滑动减震座向支撑滑动杆中端进行移动,凸滑块在凹滑板上进行滑动,从而对滑动减震座进行限位,减震弹簧对滑动减震座进行减震,采用机械式减震装置,结构稳固,减震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电梯的品质以及电梯的舒适感,从而减少内部保护轿厢的突然加速或减速,以确保减震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电梯轿厢导轨用润滑油加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42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65349.5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导轨用润滑油加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导轨用润滑油加注装置,包括设备外壳,设备外壳的背面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清除机构,当挤压转柱受导滑轨挤压,产生水平位移时,传动皮带一在限位柱的作用下传动皮带一会拉动传动连接在清除转轴向滑轨的表面移动直至清除筒上的清除抹布紧贴滑轨表面,此时清除转轴挤压带动块上的压缩弹簧沿着滑槽收缩,同时传动皮带一带动清除转轴上的清除抹布不断旋转,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紧贴在滑轨表面的清除抹布快速清除掉附着在滑轨表面的污垢和灰尘,从而有利于后续的润滑油涂抹,避免滑轨上的灰尘和污垢影响电梯轿厢平稳运行。

    一种电梯轿厢坠落防护自锁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2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65352.7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坠落防护自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坠落防护自锁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开设有滑轨卡槽,滑轨卡槽上滑动连接有电梯滑轨。本发明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当自锁机构锁定电梯轿厢后,自锁转盘停止下滑,这时自锁转盘带动与自锁转轴固定连接的滑动板停止向下坠落,这时在电梯轿厢的惯性作用下还有继续向下坠落的趋势,这时固定板带动电梯轿厢本体向下挤压吸能弹簧,这时移动块一在缓冲滑杆上滑动,此时移动块一上端的吸能弹簧在固定板的挤压下收缩并吸收动能转化为吸能弹簧的弹性势能,这样设置有利于为快速下坠的电梯轿厢提供缓冲效果。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68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79504.1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装置,该电梯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在用户所在楼层发出的电梯运行信号;确认用户所在楼层内存在的用户的数量,得到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发送至电梯组;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电梯组中的第一电梯是否满足载客需求;若第一电梯满足载客需求,则运行第一电梯至用户所在楼层,否则运行电梯组中的第二电梯至用户所在楼层。本发明提供的电梯控制方法,用户在相应楼层按下电梯控制面板发出电梯运行信号后,会确认此次需要接的用户的数量,并根据用户的数量进行决策,从而确定出移动哪台电梯去用户所在楼层接用户,从而大幅度减少了背景技术中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梯运行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减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8466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65749.6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房曳引机减震装置,属于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方两端设置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盒,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连接杆、竖板、转轴、套块、限位螺栓、限位块、安装块和调节块;本发明通过卡紧块、固定环、连接杆、竖板、转轴、套块、限位螺栓、限位块、安装块、调节块、十字凸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固定螺杆更加的稳固,不会随着曳引机的震动而松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也提升了无机房的安全性。

    一种家用电梯轿箱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59554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3490805.2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梯轿箱;技术问题:采用固定的结构对电梯轿厢进行安装,在安装时,需要在施工前将电梯轿厢安装在电梯井的内部,安装不方便,且在使用时,由于电梯轿厢的结构较重,导致耗能高;技术方案:一种家用电梯轿箱,包括有电梯井、顶部组件、侧壁组件、底部组件、支撑组件、连接组件和缓冲组件;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固定的结构对电梯轿厢进行安装,在安装时,需要在施工前将电梯轿厢安装在电梯井的内部,安装不方便,且在使用时,由于电梯轿厢的结构较重,导致耗能高,该电梯轿厢通过设置拼装的结构,且配合框架结构组成电梯轿厢,实现了在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同时,方便安装,且重量低,耗能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