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2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8594.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E21B47/005 , E21B47/00 , E21B41/00 ,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表层含水合物地层固井质量的评价方法,包括:建立含水合物地层井筒结构模型;划分网格,在固井水泥环与地层中设立监测点;向含水合物地层井筒结构模型施加固井工程参数;确定地层向环空运移的流体体积,同时确定各组分反侵流体反侵环空的体积;修正固井环空与含水合物地层井筒结构模型中流体的迁移方向;确定固井水泥环的裂隙分布与裂隙率;建立分区PFC数值模型,计算固井水泥环抗压强度;同时利用改进的KC方程计算固井水泥环各区域及整体的渗透率增量,本发明实现了含水合物地层固井质量的全面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8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15747.9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流体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地层条件与井筒结构下的气水识别方法、介质及设备,基于矿化度和地层温度进行地质区域分层,利用优选出的智能算法对电阻率进行校正;分别对非严重扩径和严重扩径层段,采用神经网络法和多元回归法进行孔隙度的校正。结合神经网络实现流体性质的快速判别,对分区分层后的地层建立气水识别精细图版,形成一套流体综合智能识别技术。本发明在综合考虑含地层水矿化度和地层温度的复杂地层条件以及存在井眼扩径和泥浆侵入的复杂井筒条件基础之上,创建出一套针对复杂地质因素及井筒环境的气水识别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气水识别流程并提高了最终解释结论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93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48309.6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层致密储层地应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岩心测试和成像资料识别岩心诱导缝形态、测定岩石泊松比和弹性模量、测定诱导缝椭圆岩心端面的几何参数、建立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椭圆岩心端面变形量与水平两向差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联合求解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值;本发明基于岩心诱导缝形态对地应力大小测量结果进行标定,在不实验的情况下,仅通过测量诱导缝岩心端面尺寸即可测量出地应力大小,并基于岩心诱导缝形态与水平两向差应力系数之间的关系、诱导缝岩心端面尺寸与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新的地应力大小的计算模型,计算简便快捷,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和节省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17795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054506.6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阵列感应测井曲线环境影响规律的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建立地层模型,基于数值模式匹配法,完成进行电磁场分解、波场递推、磁分量求解及电导率计算、曲线合成,分析仪器的适用范围;典型地层的模型建立与响应计算,针对均匀地层、有井眼地层、无侵入地层、有侵入地层以及不同侵入类型的地层中阵列感应测井原始曲线特征研究;砂泥岩剖面中钻井液电阻率和井眼尺寸影响的曲线特征分析;砂泥岩剖面中侵入、围岩影响的曲线特征分析;选取油水识别工作提供依据的合成曲线。本发明可提高阵列感应测井曲线的解释成果的准确性,为地层评价及油气识别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968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778052.5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T7/00 , E21B47/002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井图像裂缝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性约束下的高精度测井图像裂缝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基于岩石力学参数及自然伽马的双参数岩性约束指标;S2基于人机交互的井壁电成像裂缝信息提取;S3阵列声波图像裂缝信息提取;S4建立多参数约束下的裂缝综合判别指标;S5高精度图像信息下的裂缝精细识别结果检验。本发明,先基于不同岩性及岩石力学相关参数建立综合岩性约束条件指标,定量计算裂缝相关参数并精细评价裂缝几何特征,结合成像提取的裂缝几何特征评价裂缝力学性质及裂缝发育类型,最终基于成像和阵列声波分析的结果建立多参数约束的综合裂缝识别指标进行裂缝综合判别,实现精准识别裂缝。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6261.8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Q10/04 , G01V1/40 , G01V1/30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致密油气储层天然裂缝预测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输入目标区域的多种裂缝数据并形成数据库,将裂缝数据按裂缝响应区带进行划分;根据各区带反应裂缝资料计算各区带裂缝发育线密度;根据各区带体积范围计算各区带裂缝判别权重和综合判别指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于单井“井筒‑井壁‑近井周‑远井周”资料融合预测天然裂缝的技术及系统。相较于目前对于单区带的裂缝发育预测方法而言,本发明融合了四个区带裂缝发育密度信息,数据多元化,对于天然裂缝有着更加全面综合的预测,并给出单井裂缝四区带综合评判指数,其判别结果与单井压裂段无阻流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简化了石油地质从业人员繁琐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362034.X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熔结构的锚索回收装置及方法,其中,回收装置包括热熔部,其具有卡接于锚索束的壳体,且该壳体封装有热熔试剂;加热组件,联结至壳体并与热熔试剂物理接触;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组件以向热熔试剂提供能量;其中,在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向热熔试剂实施物理加热的状态下,热熔试剂能够基于该物理加热而释放反应热能,并通过该反应热能熔断锚索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锚索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安装加热组件至壳体,使其与壳体内的热熔试剂接触;将壳体卡接至锚索束,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向热熔试剂实施物理加热,以使热熔试剂释放化学反应热;使热熔试剂与锚索束接触以借助化学反应热将锚索束熔断并回收。
-
-
公开(公告)号:CN11444219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003111.2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岩芯和井眼结构确定井下现今地应力方向的方法,包括步骤1.岩芯诱导缝判识。在钻井、取芯和搬运处理过程中会导致岩芯诱导缝的形成,故先在岩芯上宏观判识出由现今地应力所引起的诱导缝,并用一条线标记出诱导缝收敛方向,即为相对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步骤2.基于古地磁实验的岩芯定向。在岩芯诱导缝收敛方向判识的基础上,利用古地磁实验测试对取芯岩芯发育的诱导缝的收敛方向进行定向。本发明在单井井壁成像影像资料不清楚的情况下,由于在单井井段上很难辨识诱导缝,可以结合岩芯去对该井段上发育的诱导缝影像特征进行标定,从而来确定出单井井段上现今地应力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38219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131086.8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层页岩储层现今地应力结构扰动量的评价方法,步骤一、测试不同构造区关键井的地质力学参数,步骤二、单井剖面岩石力学和现今地应力大小及方向连续的解释,步骤三、建立精细地质模型,步骤四、获取非均质各向异性岩石力学参数场分布,步骤五、进行研究区地应力状态的分布预测并计算应力性质指数,步骤六、应力结构扰动量的定量评价;本发明基于精细的地质模型和三维地震属性反演的弹性参数约束,精准地预测了受复杂构造扰动后的三维深层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和扰动程度,为复杂构造区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方向、井筒轨迹设计、完井压裂层段的选取提供依据,避免了钻井施工过程井壁垮塌等工程风险,提高井壁的稳定性和完井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