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曲面拟合的机床RTCP精度插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5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58481.1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三维曲面拟合的机床RTCP精度插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机床拓扑结构及RTCP功能,确定机床主运动轴,设置主运动轴的运动间隔,形成联动RTCP检测位置组合;获得各联动RTCP检测位置组合下的三向误差值;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算法对三维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三个方向误差所对应的三组回归模型;重新设置多组联动运动位置组合作为RTCP精度验证点位,并进行验证,若超过指定阈值,则修改步骤平滑系数,若在阈值范围内,结束拟合并用于RTCP精度插值及补偿。本发明提出了基于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算法的三维曲面拟合,将RTCP误差三向值与检测位置结合,分别作三维图形进行拟合预测,方法新颖且具有较高的拟合插值准确度。

    一种基于测头的数控机床主轴几何误差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66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85137.4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头的数控机床主轴几何误差测量方法,属于数控加工精度检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陶瓷标准球球心设置为测量坐标系原点;b、计算主轴轴向窜动T1;c、计算主轴径向跳动T2;d、通过调用机床的测头,完成机床精度自动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将主轴轴向窜动T1和主轴径向跳动T2自动补偿至数控系统中。本发明能够完成机床主轴径向跳动精度和主轴轴向窜动精度自动标定与补偿,减少了测量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提升了检测效率,有效避免了因机床主轴几何精度下降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一种基于旋转扫描测量的在机超声厚度测量位姿选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5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77864.7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扫描测量的在机超声厚度测量位姿选取方法,属于超声波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机床的其中一个旋转轴,对待测位置进行第一次扫描测量;基于回波波形数据,得到该旋转轴的最佳测量位置一;操作机床的另外一个旋转轴,按照前述相同步骤对待测位置进行第二次扫描测量,得到该旋转轴的最佳测量位置二;操作机床的两个旋转轴分别到达各自的最佳测量位置,进行厚度测量;将两个旋转轴各自在最佳测量位置的测量数据平均值作为待测位置的精确厚度测量值。本发明可以排除由于待测表面与测头端面未能完全平行贴合造成的测量不精确,实现高效高精度的厚度测量。

    基于多轴联动伺服电流的进给轴监测指标簇快速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07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22570.8

    申请日:2023-10-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轴联动伺服电流的进给轴监测指标簇快速构建方法,其步骤包括:编制X轴、Y轴、Z轴三轴联动程序,获取各轴联动电流;同步对电流序列处理,提取X轴、Y轴、Z轴监测指标簇;首先对电流序列进行STFT变换,绘制时频谱;定位X轴电流信号特征频率;基于显著频率、非显著频率、电机频率和丝杠频率,提取X轴指标簇;同理提取Y轴和Z轴的监测指标簇。本发明能够快速、稳定的提取进给系统伺服电流中的健康状态信息用于进给轴系统监测;通过多轴联动解耦,实现“机床联动一次,多轴指标同步构建”,测试评估效率高;该方法通过程序固化可极大减少人为介入,便于自动化实施。

    一种针对五轴机床精度检测的误差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2659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85165.6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五轴机床精度检测的误差分析方法,属于机床误差检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操作机床进行正向的试件切削检测或顺序运行非切削空载运动检测;b、操作机床进行反向的试件切削检测或逆序运行非切削空载运动检测;c、将正向和反向检测中同一对应位置的误差进行对应;d、通过对消计算,得到动态误差和静态误差;e、计算静态误差因素占比和动态误差因素占比。本发明无需使用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案对不同误差源类型进行分别检测,仅需两次互相反向的重复检测并进行简单的叠加对消计算,即可将检测过程中相互混杂耦合的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进行分离,提升检测效率。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平面轮廓误差获取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707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96058.8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加工平面轮廓误差获取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由初始的实际轨迹点开始,根据第一窗口区域内所有理论轨迹点和目标实际轨迹点,获得目标轨迹点的轮廓误差;切换直至所有实际轨迹点完成获取,获得加工轨迹平面轮廓误差。本申请设定窗口区域来逐一实现实际轨迹点轮廓误差的计算,通过当前的实际轨迹点与其他在窗口区域内的理论轨迹点来获得每个实际轨迹点的轮廓误差,从而实现整个加工轨迹平面轮廓误差的获取,由于将轮廓误差的计算都限定在窗口区域内进行,避免点位异常分布情况,并且无需针对每个点位进行全部范围的遍历计算,在提升计算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轮廓误差更准确地计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