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蛋白GLuc-p30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736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747717.7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蛋白GLuc‑p30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非洲猪瘟的p30蛋白为诊断抗原,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素酶免疫沉淀系统的非洲猪瘟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DNA转染真核细胞制备荧光素酶与p30的融合抗原,将该抗原分泌到细胞外,融合抗原与血清样本中的非洲猪瘟抗体结合后,被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偶联的磁珠捕获,经荧光素酶试验检测与磁珠特异性结合的融合抗原;本发明使用的真核细胞表达的病毒抗原含有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与感染情况下表达的病毒蛋白更相近,且无需纯化,简化了抗原的准备过程;与现有的间接ELISA相比,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发明检测方法具有简单、敏感、特异、价廉等优点,可以满足大规模检测的要求。

    一种基因I型与基因III型日本脑炎病毒感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955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276598.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I型与基因III型日本脑炎病毒感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计四对保守引物,分四段一次扩增出涵盖基因I型与基因III型JEV基因组全长的片段,基于DNA片段末端的同源性,利用酵母菌中的转化偶联重组技术,将分段的病毒基因组片段与线性化载体进行同源重组,一次性分别构建出携带基因I型与基因III型JEV基因组全长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线性化处理后,利用T7启动子经体外转录出病毒RNA,RNA转染BHK‑21细胞后即可获得感染性克隆病毒。本发明可在酵母菌中稳定传代10代以上,不存在基因组本身序列的突变、缺失或外源序列的插入。

    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86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997589.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利用重组克隆技术,将一段C38‑mCherry‑T2A基因序列SEQ ID NO.1插入到GI型日本脑炎病毒基因组的5′UTR与C基因之间,构建获得含有T7启动子的重组病毒感染性克隆。利用体外转录技术获得重组病毒的基因组RNA全长,并转染至BHK‑21细胞中,当细胞出现典型的病变时,收取细胞上清即可获得表达mCherry蛋白的重组病毒。该重组病毒能够稳定高效地表达mCherry蛋白,插入的mCherry基因在病毒连续传代过程中具有遗传稳定性,且不影响病毒蛋白的翻译、加工以及病毒的复制能力。本发明所述的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在抗病毒药物筛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株表达ASFV P30蛋白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25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147357.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表达ASFV P30蛋白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ASFV P30蛋白基因克隆入上游设置T7启动子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基因组中的5′UTR与C基因之间;P30蛋白基因的上游携带有日本脑炎病毒C基因的前102个碱基序列,保证了重组病毒的稳定;P30蛋白基因的下游含有T2A序列,保证了ASFV P30蛋白能够被正确的剪切。获得重组病毒的基因组全长cDNA后,利用T7启动子进行体外转录,获得病毒RNA并转染BHK‑21细胞,待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时,收集细胞上清即可获得表达ASFV P30蛋白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该重组病毒具有遗传稳定型,能够稳定、高效的表达ASFV P30蛋白。本发明可快速获得含有ASFV和GI型JEV免疫原的重组病毒,为开发多效价疫苗奠定基础。

    一种基因I型与基因III型日本脑炎病毒感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95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276598.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I型与基因III型日本脑炎病毒感染性克隆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计四对保守引物,分四段一次扩增出涵盖基因I型与基因III型JEV基因组全长的片段,基于DNA片段末端的同源性,利用酵母菌中的转化偶联重组技术,将分段的病毒基因组片段与线性化载体进行同源重组,一次性分别构建出携带基因I型与基因III型JEV基因组全长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线性化处理后,利用T7启动子经体外转录出病毒RNA,RNA转染BHK‑21细胞后即可获得感染性克隆病毒。本发明可在酵母菌中稳定传代10代以上,不存在基因组本身序列的突变、缺失或外源序列的插入。

    一种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基因改造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301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867764.X

    申请日:2023-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基因改造的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分别培养腐生葡萄球菌、发酵乳杆菌L6、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高产蛋白酶菌株。培养后分别用牙签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蛋白酶筛选培养基上,培养结束后测定菌落直径(C)和水解圈直径(H),通过计算H/C值表达菌株的蛋白水解能力,筛选出高产蛋白酶菌株。将菌体培养至对数期,保存样品后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所得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使用MEGA5.2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高产蛋白酶菌株与阿氏芽孢杆菌属于同一分支,结合个体、菌落形态、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为阿氏芽孢杆菌,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M20231231。本发明对于改善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四氧化三铁-二硫化钼-十二烷基硫酸钠纳米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09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13369.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氧化三铁‑二硫化钼‑十二烷基硫酸钠纳米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六水合三氯化铁、乙酸钠、聚乙二醇,量取乙二醇溶液,搅拌均匀;然后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分离产物,洗涤、烘干,得到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四氧化三铁、硫代乙酰胺、钼酸钠二水克溶于纯水中并搅拌均匀;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分离产物,洗涤、烘干,得到四氧化三铁‑二硫化钼纳米复合物,然后将四氧化三铁‑二硫化钼纳米复合物与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同质量比例混合在纯水中,超声;分离产物,洗涤、烘干,得到纳米复合物。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抗生素的效率。

    一株表达ASFV P30蛋白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256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147357.3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表达ASFV P30蛋白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ASFV P30蛋白基因克隆入上游设置T7启动子的GI型日本脑炎病毒基因组中的5′UTR与C基因之间;P30蛋白基因的上游携带有日本脑炎病毒C基因的前102个碱基序列,保证了重组病毒的稳定;P30蛋白基因的下游含有T2A序列,保证了ASFV P30蛋白能够被正确的剪切。获得重组病毒的基因组全长cDNA后,利用T7启动子进行体外转录,获得病毒RNA并转染BHK‑21细胞,待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时,收集细胞上清即可获得表达ASFV P30蛋白的重组GI型日本脑炎病毒。该重组病毒具有遗传稳定型,能够稳定、高效的表达ASFV P30蛋白。本发明可快速获得含有ASFV和GI型JEV免疫原的重组病毒,为开发多效价疫苗奠定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