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掺杂纳米线堆积的球形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036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58984.5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硅掺杂纳米线堆积的球形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方法,涉及硅掺杂羟基磷灰石纳米线的制备技术领域。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将磷源溶液滴加于钙硅源混合液中,形成混合液,再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乙二胺四乙酸,经调整pH值至8~12后,继续搅拌直至形成胶状液后,将胶状液水热反应,再经洗涤、干燥,取得球羟基磷灰石粉体。本发明以乙二胺四乙酸为模板,通过以上工艺,即可以获得由很多细小的纳米棒堆积在一起的球羟基磷灰石粉体白色粉末,其中还含有可控量的硅元素。本发明具有着产物反应要求低,生产过程简易,原料低廉,产物性能非常稳定等优势。

    一种在镍钛合金板上涂膜氟掺杂羟基磷灰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9473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83374.5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镍钛合金板上涂膜氟掺杂羟基磷灰石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取磷源完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成磷源溶液,并加入可溶性的氟源;取可溶性钙盐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成钙源溶液;将磷源溶液加入钙源溶液中,调节pH在9~11左右,伴随磁力搅拌持续的搅拌,获得白色乳状液,即为羟基磷灰石悬浊液;将处理完后的镍钛合金板放于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向内衬中加入羟基磷灰石悬浊液;然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中,置于烘箱中以180℃的温度反应12h~36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涂膜样品。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涂膜后的合金材料可以结合镍钛合金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涂层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即可以满足人体硬组织修复与替代材料性能。

    一种在不同光学元件基底上涂抹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透明薄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750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15376.0

    申请日:2015-08-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朱沛志 薛才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不同光学元件基底上涂抹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透明薄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取磷源完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成磷源溶液;取可溶性钙盐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成钙源溶液;将磷源溶液加入钙源溶液中,并且调节pH在9~11左右,伴随磁力搅拌持续的搅拌,最终获得白色乳状液,即为羟基磷灰石悬浊液;将处理完后的光学基底放于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并向内衬中加入步骤3)所得的羟基磷灰石悬浊液;然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中,置于烘箱中以180℃的温度反应12h~36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涂膜样品。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涂膜后的基底材料可以用来观察细胞在羟基磷灰石表面生长分化的情况。

    碳酸根掺杂的棒状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934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28665.X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碳酸根掺杂的棒状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人体骨组织的替代材料的研究技术,将磷、碳酸根源溶液缓和钙源溶液混合后用氨水调节pH至9~11后,将混合液进行水热反应后,经过洗涤、干燥、研磨,得到碳酸根掺杂羟基磷灰石纳米短棒粉体。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廉价,实验手段简单易实现等优点,同时合成的粉末样品的稳定性也很好。合成的得到羟基磷灰石有着均一的纳米短棒晶体结构,而且成功掺杂碳酸根的羟基磷灰石与人骨的矿物质更为相近,体外溶解速度快,在人体内也非常容易被吸收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