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追踪、控温的防震运血箱

    公开(公告)号:CN114313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10033.4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定位追踪、控温的防震运血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箱盖、内箱体、背带;所述内箱体活动设置在外箱体之间,所述箱盖铰连接于外箱体的一侧,所述背带可拆卸的连接在外箱体的两对位外侧;所述内箱体底部和外箱体内腔底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内箱体内腔设有包覆于血袋外周的缓冲气囊组件;所述箱盖下表面设有一契合内箱体边缘的缓冲条,所述缓冲条和缓冲弹簧分别上下下位内箱体;所述箱盖上设有可调节箱体内温度的控温模块,以及可实时显示其位置的定位模块;该装置将控温、位置检测、防震三个提高血液运输的功能集合于一体,与单一功能的转运箱而言,能构件一个更稳定的血液转运环境,最大限度的保证其血液运输的质量。

    一种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

    公开(公告)号:CN107638622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989510.X

    申请日:2017-10-23

    Abstract: 一种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涉及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反流,保证呼吸道和消化道隔绝,减少胃胀气和误吸风险的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所述喉罩包括罩体、通气管和食管引流管,所述罩体的顶部开口与通气管连通形成通气道,所述食管引流管设在通气管内。本发明在工作中,通过罩体气管对罩体充气,将罩体放入患者口腔中,罩体顶部上的通气管位于食管起始部,将胃引流管的管体穿入位于通气管内的食管引流管中,使得管体远端的气囊进入胃体。

    一种输血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94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22671.1

    申请日:2024-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血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涉及输血配血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数据对接单元接收患者血液标本以及患者输血需求信息,其中患者输血需求信息包括输血量数据S,时间数据T、血型信息以及患者综合信息;基于患者输血需求信息访问血库数据库检索适配血液信息,生成适配血液信息表;联立输血量数据S、时间数据T和交叉验血成功率P整合计算备血量数据;基于备血量数据整合计算配血量数据,并根据备配血量数据对比适配血液信息表生成配血清单。本发明基于符合要求的最小的备血量数据并进行备血,避免在试验不合时需要重新进行配血试验,影响正常配血供血时间,影响对患者的救治效果。

    一种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

    公开(公告)号:CN10763862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0989510.X

    申请日:2017-10-23

    Abstract: 一种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涉及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反流,保证呼吸道和消化道隔绝,减少胃胀气和误吸风险的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所述喉罩包括罩体、通气管和食管引流管,所述罩体的顶部开口与通气管连通形成通气道,所述食管引流管设在通气管内。本发明在工作中,通过罩体气管对罩体充气,将罩体放入患者口腔中,罩体顶部上的通气管位于食管起始部,将胃引流管的管体穿入位于通气管内的食管引流管中,使得管体远端的气囊进入胃体。

    输血袋加热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6573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10171.2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为了满足临床的需要,保证输血的质量,控制血袋加热速度,采用热风循环加热。输血袋加热装置包括:箱体、箱盖、横隔板、纵隔板、风机、送风管、回风管、控制板、加热器、摆动装置。纵隔板、横隔板将箱体分成加热室、升温室、动力室三个空间。根据设置的加热时间,计算升温曲线;在加热过程中,控制器将实际升温曲线与计算升温曲线进行比较,通过调整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和风机的转速,控制热风的温度,减少温度差给血液造成的损伤,同时达到实际升温曲线与计算升温曲线重合或基本一致。血袋上放置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直接检测血袋的温度。血袋加热过程中平放,并使血液不断的产生晃荡,血液均匀的升温;设有显示屏与报警,可直观的了解工作过程。

    一种具有背板升降功能的医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816856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0603703.4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背板升降功能的医疗装置,包括医疗装置本体和托板,所述医疗装置本体内侧下端表面固定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表面滑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端表面固定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上端一侧铰链连接设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轴动旋转连接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端表面滑动设有第一支撑杆,同时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表面滑动,从而向病人方向汇合移动,停止移动后将第三滑块在第一滑槽内部滑动到一端,后将第二支撑杆取出通过一端的卡杆卡在限位槽内部,对托板进行支撑,方便病人进行进食或者进行医护管理,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输血袋加热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08541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0392272.1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为了满足临床的需要,保证输血的质量,控制血袋加热速度,采用热风循环加热。输血袋加热装置包括:箱体、箱盖、横隔板、纵隔板、风机、送风管、回风管、控制板、加热器、摆动装置。纵隔板、横隔板将箱体分成加热室、升温室、动力室三个空间。根据设置的加热时间,计算升温曲线;在加热过程中,控制器将实际升温曲线与计算升温曲线进行比较,通过调整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和风机的转速,控制热风的温度,减少温度差给血液造成的损伤,同时达到实际升温曲线与计算升温曲线重合或基本一致。血袋上放置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直接检测血袋的温度。血袋加热过程中平放,并使血液不断的产生晃荡,血液均匀的升温;设有显示屏与报警,可直观的了解工作过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可调温手提血液运输箱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48746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392271.7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可调温手提血液运输箱将现有的血液运输箱直冷改成风冷,可根据需要调节与平衡箱内的温度。可调温手提血液运输箱包括转运箱、风扇、电池盒、显示控制板、温度传感器。在箱盖的外层设置电池盒、显示控制板,在箱盖中间安装风扇的电机。显示控制板包括显示屏与风扇转速调节面板,显示控制板由电池供给工作电源,显示屏显示箱内温度及风扇转动状态。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使用时放置在箱体中间、血袋上。风扇转速调节面板设置停止、快、慢三档或停止、高、中、低四档。

    一种医疗用培养液注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040508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604178.8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培养液注射装置,包括注射装置本体和工作台,所述注射装置本体上端一侧表面固定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一侧传动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两侧螺纹连接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下端铰链连接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铰链连接设有压板,此时液压泵通过液压杆带动固定推板再次将若干个注射器放置架挤压贴紧,并进行下一次注射,此时活动推板随着第二螺母复位接触到注射器放置架一端时,通过铰链弯折,直到复位完成才在弹簧作用下再次回弹,准备下一次推动注射器放置架,提高了注射效率和稳定,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

    公开(公告)号:CN208319683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21370662.3

    申请日:2017-10-23

    Abstract: 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涉及医疗器具,尤其涉及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反流,保证呼吸道和消化道隔绝,减少胃胀气和误吸风险的食管引流型喉罩专用防反流胃引流管。所述喉罩包括罩体、通气管和食管引流管,所述罩体的顶部开口与通气管连通形成通气道,所述食管引流管设在通气管内。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通过罩体气管对罩体充气,将罩体放入患者口腔中,罩体顶部上的通气管位于食管起始部,将胃引流管的管体穿入位于通气管内的食管引流管中,使得管体远端的气囊进入胃体。(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