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光二极管漏电流补偿功能的环境光感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862724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710161386.8

    申请日:2017-03-17

    Abstract: 现有本发明提出具有小电路面积与低制造成本的一种具光二极管漏电流补偿功能的环境光感测电路,其由一温度感测单元、一微处理单元、一电流转换单元、与一查表单元所组成。微处理单元可根据环境温度而自查表单元之中查询获得对应于第一光二极管所产生的一第一暗电流的一参考值;进一步地,根据该参考值,电流转换单元便可以利用其内部的可调整放大倍率的主动式放大电路对第二光二极管所产生的一第二暗电流执行一电流转换处理,使其值趋近于该第一暗电流。同时,本发明又利用节点电路的设计,使得放大后的第二暗电流与第一光二极管的输出电流自动地进行减法运算后,最终微处理单元可以顺利地接收经漏电流补偿处理后的输出电流。

    近物感测装置及具有近物感测功能的光学感测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802122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610964129.3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一种近物感测装置及具有近物感测功能的光学感测电路,以一驱动模块、一发光元件、一光接收模块、一转换模块、一判断模块、一同步序向模块、一类比前端模块、以及一类比‑数位转换器组成具有自我校正功能的新颖近物感测装置。其中,该转换模块至少包括:一信号放大晶体管、一电流镜、N组叠接晶体管对、以及一电流‑电压转换电阻。于近物感测装置开始进行自我校正之前,先利用该转换模块将该光接收模块的一感测信号初始地配置成一电压信号。接着,再通过判断模块、同步序向模块以及数位‑类比转换器的相互配合完成自我校正。

    智能型低压降稳压器与智能型稳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20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710364495.X

    申请日:2017-05-22

    Inventor: 李盛城 林文胜

    Abstract: 有鉴于现有的低压降稳压器无法工作在一睡眠模式而达到无功耗,本发明提出可以基于一启用信号的控制而适应性地工作在睡眠模式或操作模式的一种智能型低压降稳压器。其中,此智能型低压降稳压器由一输入电压检测单元、一开关控制单元与一稳压模块所组成。特别地,该稳压模块包括一低压降稳压单元、一第一电压调节单元、一第二电压调节单元、以及一开关单元。根据该启用信号为一高准位信号或一低准位信号,稳压模块对应地工作于一操作模式或一睡眠模式。并且,当智能型低压降稳压器工作于睡眠模式之时,开关控制单元输出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该开关单元的动作,使得所述稳压模块以该第一电压调节单元或该第二电压调节单元执行稳压工作,以稳定地输出一输出电压;或者,将该输入电压直接被输出为该输出电压。

    具暗电流补正功能的光学接收电路及其暗电流补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608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10890039.9

    申请日:2017-09-27

    Inventor: 林文胜 李盛城

    Abstract: 现有技术无法对光感测电路之中的光二极管的暗电流进行完美的补正,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暗电流补正功能的光学接收电路与该光学接收电路的一种暗电流补正方法;其中该光学接收电路系包括:一跨阻放大器、一第一可变电阻器、一第二可变电阻器、一光二极管、一补偿用光二极管、至少一第一补正用光二极管、至少一第一开关、至少一第二补正用光二极管、以及至少一第二开关。当补偿用光二极管的暗电流无法完全消除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电流所带有的漏电流之时,可以通过闭合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方式启用第一补正用光二极管与第二补正用光二极管,进而利用两个补正用光二极管所产生的暗电流来完全消除光二极管的光电流所带有的漏电流成分。

    用于消除光学近接感测装置的环境光和光学串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768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414244.7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消除光学近接感测装置的环境光和光学串扰的方法,该方法其主要是以一控制与处理电路、一发光单元、一光接收单元、一数字模拟转换模块、一模拟加法器、及一光数字转换模块共同组成一光学近接感测装置。接着,再于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期间与一关闭期间利用光频率转换技术对一环境光信号与/或一光学串扰信号进行一噪声消除处理。特别地,本发明运用所述光数字转换模块将相关模拟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并基于计算脉冲信号的脉冲数量的方式,配合特别设计的校正公式完成环境光噪声与光学串扰噪声的校正(消除)。

    具两种模式的MCU主从应用控制光传感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77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366378.6

    申请日:2019-05-05

    Abstract: 一种具两种模式的MCU主从应用控制光传感器装置,是将小型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嵌入光传感器芯片中,将原本主从双模式的双CPU架构合并成单CPU架构运作,并按照原始电路脚位设计,因此能与旧有电路设计模式兼容。本发明以单CPU架构即可使光传感器直接由微控制器控制,透过随机存取内存的配置,可从内部集成电路(I2C I/F)总线复位向到内部非挥发性内存,使光传感器运行模式由从属机设备切换到主机设备,关闭中断接脚,然后转为GPIO接脚。藉此,本发明所提单CPU架构简单、容易使用,成本亦能有效下降。

    具温度补偿功能的震荡器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8021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944256.7

    申请日:2016-11-02

    Abstract: 不同于现有的震荡器电路,本发明主要以一增益单元、一电流镜单元、一箝制电流提供单元、一噪声抑制单元、一补偿单元、以及一参考电源产生电路构成最基本的一个具温度补偿功能的震荡器电路。在参考电源产生电路以及补偿单元的运作下,即使环境温度(或电路操作温度)不断改变,本发明的具温度补偿功能的震荡器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震荡频率能够几乎维持在同一水平,不会因为温度变异而产生明显的频率飘移。本发明的具温度补偿功能的震荡器电路不会因为温度变异而产生明显的频率飘移,是以能够取代现有的震荡器电路而被应用于模拟‑数字转换器或时间‑数字转换器之中,以提升转换器的运作精密度。

    智能型具宽操作电压与温度的低电流振荡电路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707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683112.4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一种智能型具宽操作电压与温度的低电流振荡电路补偿方法,适用于一具振荡器及一微控制器的振荡电路系统,该振荡器更包含与低压稳压器连接的正比于绝对温度电路,该低压稳压器上、下分别接有PMOS二极管阵列与延迟单元电路,该PMOS二极管阵列连接至该微控制器,该延迟单元电路分别连接至该微控制器与一电压转换器。本方法至少包含进行常温补偿演算流程、极高温智能补偿学习演算流程、及极高温补偿流程。如此,可补偿时钟变异,让输出的频率稳定且不受电压或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可以抑制制程变异,在制程变异时,因为本电路的设计,使其不会因为制程变异的因素变化而产生太多的误差。

    用于具数据传输率的系统的低功耗操作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87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44328.2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一种用于具数据传输率的系统的低功耗操作法,通过不受电压、制程及温度影响的电源管理单元偏压第一频率振荡器,使其产生恒定高精度频率,以此高精度的HOSC去修正以第二频率振荡器为参考频率的定时器计时长度,最后以该计时长度,实现出具有电压、制程及温度补偿的高精度周期性数据传输。藉此,本发明将PMU搭配HOSC产生的稳定强健特性,使用简易的方式,复制到以其他振荡器为参考的定时器计时长度上,使系统在休眠时,以此定时器计时,即使关闭HOSC与PMU,还是能保持稳定强健的周期性,使具周期性数据传输,保有非周期性数据传输的低功率消耗优点。

    光学近接感测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4872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411710.6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学近接感测装置,其利用光频率转换技术对一环境光信号与/或一光学串扰信号进行一噪声消除处理,并主要包括:一控制与处理电路、一发光单元、一光接收单元、一模拟加法器、一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一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以及一光数字转换模块;其中,该第一数字模拟转换单元与该第二数字模拟转换单元用以分别输出一第一补偿电流与一第二补偿电流,通过模拟加法器消除该光接收单元所输出的一物体反射光电流信号所带有的环境光噪声与/或光学串扰噪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