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转炉冶炼高钛铁水喷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3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76188.7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转炉冶炼高钛铁水喷溅的方法,属于转炉冶炼的技术领域,在吹炼工序中,控制氧枪制度和加料制度,其中,氧枪制度为:在0~3min的冶炼初期,控制氧枪高度在1.2m‑1.4m之间,开始吹炼;在3~9min转炉冶炼中期,将氧枪高度升高至1.4m‑1.5m之间;在9~14min转炉冶炼后期,9‑10min将氧枪高度降低至1.1m‑1.3m之间进行吹炼;10‑11min氧枪高度控制在1.0m~1.6m高度之间不断变化,11‑14min氧枪高度在0.9m~1.1m处进行压枪操作,直至吹氧结束,提枪操作;加料制度为:在0~2min的冶炼初期先加入1000kg轻烧白云石,加入轻烧白云石后30s加入500kg石灰,在2~9min的后续冶炼过程中,每隔0.5~1.5min,交替加入500kg的石灰或轻烧白云石,在转炉冶炼末期加入1000~2300kg的渣粒,直至吹氧冶炼结束。本发明喷溅率降低至30%,减少喷溅量。

    转炉炼钢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33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69441.2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转炉炼钢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多个炼钢特征从多个标准控制策略中确定目标控制策略,多个标准控制策略的控制参数不同;基于目标控制策略控制反应监测装置对转炉炼钢过程进行监测,得到反应监测数据;基于反应监测数据确定转炉炼钢的供给参数。本公开提供的转炉炼钢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提升转炉炼钢控制的准确性可靠性。

    一种保证钢水浇注性能,降低合金消耗成本的转炉直上低碳含铝镇静钢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389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67048.X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一种保证钢水浇注性能,降低合金消耗成本的转炉直上低碳含铝镇静钢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转炉出钢前期加入碳粉;步骤二:步骤一加完碳粉后在转炉出钢末期在炉后或进入吹氩站后钢包加入纯铝锭或喂入铝线,钢水中铝含量控制在0.03‑0.05%;步骤三:步骤二中除氧完成后再加入高活性白灰和钙后大底吹流量保证快速成渣,底吹流量不低于500ml/min,钢水裸露面积大于500mm;成渣后关小底吹,成渣3‑5min后进入软吹状态,软吹时间6‑10min。本发明的工艺比现有的转炉‑LF工艺相比每吨刚的生产成本降低10‑20元,同时本发明的工艺中钢水流动性良好,在保证连铸保护浇注效果的前提下保证钢包连浇炉数达到50炉以上,不由于钢水流动性影响生产组织,铸坯表面质量满足家电钢要求。

    一种不改变钢包吊耳间距的大容积钢包

    公开(公告)号:CN118847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14133.3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改变钢包吊耳间距的大容积钢包,其包括:钢包本体、对称设置在所述钢包本体左右两侧外壁上的两个吊耳、设置在所述钢包本体前侧或后侧外壁下部的翻包装置;所述钢包本体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其竖直方向的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水平方向的截面呈椭圆形,且所述水平方向截面的左右方向的连线为其短直径,前后方向的连线为其长直径。本发明钢包本体同一水平面上左右方向的直径小于其前后方向的直径,即两个吊耳之间的间距不变,增大与吊耳垂直方向上钢包本体的直径,进而增加了钢包本体水平截面的面积,增大容积,提高钢包的出钢量;且由于吊耳之间的间距不变,故与钢包本体配套使用的设备参数也就无需进行重新设计和制作。

    一种精轧机及轧制钢板的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41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41009.2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轧机及轧制钢板的方法,包括机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下工作辊,间隔设置在下工作辊上方的上工作辊,以及备用调节机构。上工作辊上连接有主动调节机构,主动调节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工作辊上,主动调节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传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固定部分连接在上工作辊上。机架上还设有用于调节上工作辊的平衡装置,平衡装置上连接有备用调节机构,备用调节机构包括夹紧固定部分的夹紧部。当传动部分脱离固定部分时,备用调节机构将固定部分固定在平衡装置上,通过平衡装置的驱使驱使调整辊缝。本发明依靠平衡装置的驱动动力来调整上、下工作辊之间的辊缝,有效保证精轧机的运行以及轧制板材的厚度,提高使用稳定性。

    一种保证钢水流动性低成本生产超低碳钢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207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41008.8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一种保证钢水流动性低成本生产超低碳钢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转炉工序:转炉出钢30%‑50%加入400kg石灰、100kg萤石球,根据终点碳和终点氧的情况,加入20‑60kg铝粉;步骤二:RH工序:转炉钢水送入RH炉中在真空度为6.7‑26.6KPa的条件下执行轻处理模式完成脱碳脱氧操作;步骤三:LF精炼工序:LF炉执行正常白渣精炼操作;步骤四:连铸工序。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能够将钢水可浇性的问题彻底解决,连铸机中间包连浇炉数由有工艺流程的每浇次10‑12炉次,提高至80炉中间包累计时间45小时以上。2、本发明中钢包剩钢由原工艺的每炉5吨左右,实现零剩钢。3、本发明中取消KR铁水预处理工序,可以冲减LF精炼炉成本,增加LF精炼炉可以缓解转炉生产超低碳钢对炉况的影响,钢水综合吨钢成本降低69.65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