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1323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80014038.7
申请日:2008-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7/42 , F16K15/063 , F16L37/23 , F16L37/38 , F17C2205/037 , Y02E60/321 , Y10T137/7854 , Y10T137/879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流体用管接头部件,其保持液体氢等的高压流体用管接头部件中的密封环的功能,防止流体泄漏。在通过第一筒状部件(20)的第二半径方向面(36)以及密封环设置面(38)、第二筒状部件(22)的前端面以及阀座部件(24)的外周面划定的密封环设置空间(39)中设置密封环(72)。在第二筒状部件(22)的前端部分,设置在半径方向贯通该前端部分的连通孔(84)。使阀座面(52)的下游侧的高压流体的压力经由连通孔(84)以及密封环设置面(38)与第二筒状部件的前端部分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经过第二筒状部件内的流体通道到达密封环设置空间(39)。
-
公开(公告)号:CN101711323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880014038.7
申请日:2008-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7/42 , F16K15/063 , F16L37/23 , F16L37/38 , F17C2205/037 , Y02E60/321 , Y10T137/7854 , Y10T137/879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流体用管接头部件,其保持液体氢等的高压流体用管接头部件中的密封环的功能,防止流体泄漏。在通过第一筒状部件(20)的第二半径方向面(36)以及密封环设置面(38)、第二筒状部件(22)的前端面以及阀座部件(24)的外周面划定的密封环设置空间(39)中设置密封环(72)。在第二筒状部件(22)的前端部分,设置在半径方向贯通该前端部分的连通孔(84)。使阀座面(52)的下游侧的高压流体的压力经由连通孔(84)以及密封环设置面(38)与第二筒状部件的前端部分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经过第二筒状部件内的流体通道到达密封环设置空间(39)。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25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0980158625.8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7C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06 , F17C1/04 , F17C13/06 , F17C2201/0109 , F17C2201/056 , F17C2201/058 , F17C2203/011 , F17C2203/0604 , F17C2203/0619 , F17C2203/0621 , F17C2203/0646 , F17C2203/0665 , F17C2203/0668 , F17C2203/067 , F17C2205/0305 , F17C2205/0397 , F17C2209/2154 , F17C2209/2163 , F17C2209/232 , F17C2209/234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23 , F17C2223/036 , F17C2260/011 , F17C2270/01 , F17C2270/0184 , Y02E60/321 , Y10T29/49863 , Y10T428/1369
Abstract: 避免因位于FRP层中的内层的螺旋层的表面的阶梯差的影响而使与其外侧相邻的层(特别是环状层)的疲劳强度下降的现象。为实现这目的,该罐(1)具有:内衬(20);和FRP层(21),其包括在该内衬(20)的外周卷绕纤维束(70)而交替地形成的环状层(70P)和螺旋层(70H),在位于FRP层(21)的内层的多个螺旋层(70H)中的至少一层中,构成该螺旋层(70H)的纤维束(70)的截面积比构成形成于该螺旋层(70H)的外侧的其它层的纤维束(70)的截面积小。在如上述那样使用截面积小的纤维束(70)来形成螺旋层(70H)的情况下,该螺旋层(70H)的凹凸变小,可抑制向在该螺旋层(70H)外侧形成的其它层(作为一个实例,为环状层(70P))转印凹凸。
-
公开(公告)号:CN117489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712870.0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罐具备衬里、具有连通孔的接头、内插于连通孔的下端部的金属筒体、以及插入于连通孔且其下端部插入于金属筒体的阀。衬里具有绕入于连通孔的内部而与金属筒体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绕入部。在绕入部的内周面与金属筒体的外周面之间沿周向配置有第一O型圈。在金属筒体的内周面与阀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之间沿周向配置有第二O型圈。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257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980158625.8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7C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06 , F17C1/04 , F17C13/06 , F17C2201/0109 , F17C2201/056 , F17C2201/058 , F17C2203/011 , F17C2203/0604 , F17C2203/0619 , F17C2203/0621 , F17C2203/0646 , F17C2203/0665 , F17C2203/0668 , F17C2203/067 , F17C2205/0305 , F17C2205/0397 , F17C2209/2154 , F17C2209/2163 , F17C2209/232 , F17C2209/234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23 , F17C2223/036 , F17C2260/011 , F17C2270/01 , F17C2270/0184 , Y02E60/321 , Y10T29/49863 , Y10T428/1369
Abstract: 避免因位于FRP层中的内层的螺旋层的表面的阶梯差的影响而使与其外侧相邻的层(特别是环状层)的疲劳强度下降的现象。为实现这目的,该罐(1)具有:内衬(20);和FRP层(21),其包括在该内衬(20)的外周卷绕纤维束(70)而交替地形成的环状层(70P)和螺旋层(70H),在位于FRP层(21)的内层的多个螺旋层(70H)中的至少一层中,构成该螺旋层(70H)的纤维束(70)的截面积比构成形成于该螺旋层(70H)的外侧的其它层的纤维束(70)的截面积小。在如上述那样使用截面积小的纤维束(70)来形成螺旋层(70H)的情况下,该螺旋层(70H)的凹凸变小,可抑制向在该螺旋层(70H)外侧形成的其它层(作为一个实例,为环状层(70P))转印凹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