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0877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31448.8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4/60 , H01M4/1399 ,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0 , H01M4/364 , H01M4/606 , H01M4/622 , H01M10/0525 , H01M2220/30
Abstract: 为了得到具有高容量密度、高能量密度的蓄电装置用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提供一种在构成蓄电装置的正极和负极的至少一个电极中包含下述(A)成分和(B)成分作为活性物质的蓄电装置用电极。(A)导电性聚合物。(B)具有至少2个氨基和下述式(1)所示的结构的蒽醌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24709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4713.7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2004/021
Abstract: 作为容量密度优异的蓄电装置,提供一种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具有电解质层(3)以及将其夹持而相对设置的正极(2)和负极(4),正极(2)为至少由下述(A)和(B)形成的复合体并且(B)固定在正极内,设(A)的使用重量为Xg、正极(2)的表观体积为Y升时,X/Y(正极活性物质浓度g/L)为100~320。(A)因离子的嵌入·脱嵌而导电性变化的正极活性物质。(B)阴离子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1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610497383.7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4/137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和用于其的正极片,其由在集电体上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复合体形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a)导电性聚合物和(b)选自聚羧酸及其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聚合物为脱掺杂状态或还原脱掺杂状态的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5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2483.0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7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7 , H01M4/606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H01M4/624 , H01M4/622 , H01M4/626 , H01M10/052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为具有电解质层、以及夹持该电解质层而对向设置的正极和负极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包含(a)导电性聚合物以及(b)选自聚羧酸及其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负极包含贱金属或能够嵌入、脱嵌贱金属离子的材料。进而,提供用于这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正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1062025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53612.8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4/133 , H01M4/137 , H01M4/583 , H01M4/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配置在上述正极与上述负极之间的隔离体、以及包含具有离子传导性的支持电解质的电解液,上述正极包含导电性聚合物,上述负极包含能够嵌入·脱嵌离子的碳质材料,上述电解液包含负极覆膜形成剂。因此,在正极使用导电性聚合物、负极使用碳质材料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能够使重量能量密度变得优异,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池性能的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24714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4715.6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4/137 , H01M4/139 , H01M4/1399 , H01M4/36 , H01M4/60
Abstract: 为了得到无需用锂离子对电极进行预掺杂的繁琐操作便具有充分的电池性能的新型蓄电装置,提供一种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蓄电装置具有电解质层(3)以及将其夹持而相对设置的正极(2)和负极(4),该方法具备通过下述a~c形成正极(2)的工序以及通过下述d形成负极(4)的工序。a.使下述(X)处于还原去掺杂状态的工序。b.用抗衡离子对下述(Y)的阴离子进行补偿的工序。c.至少使用由上述a得到的还原去掺杂状态的(X)以及由上述b得到的补偿状态的(Y)形成正极(2)的工序。d.使用未掺杂状态的下述(Z)形成负极(4)的工序。(X)因离子的嵌入·脱嵌而导电性变化的掺杂状态的正极活性物质。(Y)阴离子性材料。(Z)能嵌入和脱嵌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1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97383.7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4/137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7 , H01M4/606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和用于其的正极片,其由在集电体上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复合体形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a)导电性聚合物和(b)选自聚羧酸及其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聚合物为脱掺杂状态或还原脱掺杂状态的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412386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10278067.8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70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13 , H01M4/38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及锂二次电池的阳极,该阳极包括集电体层和层叠于集电体层的活性材料层,其中集电体层具有无开口的层状结构,活性材料层具有带有开口的网状结构,并且该开口在俯视图中的形状为五边形以上的大致正多边形和/或大致圆形。本发明的阳极能够实现比现有技术的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91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80014741.9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36 , H01M4/60 , H01M2004/021
Abstract: 作为容量密度优异的蓄电装置,提供一种双模式型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具有电解质层(3)以及将其夹持而相对设置的正极(2)和负极(4),正极(2)至少由下述(X)和(Y)形成并且(Y)固定在正极内,将正极(2)的平均每L表观体积的(Y)的阴离子量设为A摩尔,将存在于正极内的空隙的、正极(2)的平均每L表观体积的电解质阴离子量设为B摩尔时,A/B的值为1.29~2.96,负极(4)含有下述(Z),正极内的充放电时的离子补偿为阳离子和阴离子这两者。(X)因离子的嵌入·脱嵌而导电性变化的正极物质。(Y)阴离子性材料。(Z)金属或能嵌入·脱嵌离子的负极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57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280042483.0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4/137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7 , H01M4/606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为具有电解质层、以及夹持该电解质层而对向设置的正极和负极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包含(a)导电性聚合物以及(b)选自聚羧酸及其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负极包含贱金属或能够嵌入、脱嵌贱金属离子的材料。进而,提供用于这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正极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