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7490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80016477.2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泰美
IPC: H01L33/48 , H01L21/677 , H01L21/68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保持物体或使其脱离的粘接器件、以及利用其的移载技术。粘接器件包括支撑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以及高分子材料层,配置在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主表面侧,其中,在外力的施加下,所述支撑体的与所述第一主表面相反的相反侧的第二主表面上的粘接力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42844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80001820.0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泰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7/1018 , B32B2255/00 , C23C14/0021 , C23C14/08 , C23C14/32 , C23C14/562 , B32B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透明阻气膜的制造方法是使用卷对卷方式实施的。该制造方法包括在输送长条带状的树脂基板(8)过程中将成分不同的多种薄膜分别在所述树脂基板(8)上层叠多层的工序,在薄膜形成区域中设有数量与所述薄膜的种类数量对应的蒸发源(91、92),使所述长条带状的树脂基板(8)交替地穿过所述薄膜形成区域和非薄膜形成区域,通过在所述薄膜形成区域中使所述多个蒸发源(91、92)中含有的材料分别附着在所述树脂基板(8)上,从而在所述树脂基板(8)上形成层叠了多层所述多种薄膜而成的透明阻气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60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80084203.4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Abstract: 提供一种降低了驱动电压的电位移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将在凝胶状的高分子材料中添加有25℃下的负离子的迁移数为0.4以上的离子液体或25℃下的负离子的迁移数为0.2以上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电位移材料配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以制作光学元件。在该光学元件中,用于使电位移材料变形的施加电压的等级被降低,通过施加被降低的电压,从而在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表面上形成光散射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5122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80083287.5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藉由简单的结构即可对光学特性进行调整的光学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光学元件(10)具有第1电极层(12)、第2电极层(13)、及在所述第1电极层(12)和所述第2电极层(13)之间所配置的高分子材料层(11)。在电压的施加下,所述高分子材料层(11)发生变形,从而在所述光学元件(10)的表面上形成光散射体(15)。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41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80001509.6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泰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46 , B32B5/145 , B32B27/06 , B32B2307/412 , B32B2307/718 , B32B2307/7242 , B32B2457/00 , B32B2457/10 , B32B2457/12 , B32B2457/202 , C23C14/32 , C23C14/562 , C23C16/455 , C23C16/458 , C23C16/50 , H01L51/5253 , H01L51/56 , H01L51/50 , H05B33/02 , H05B3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透明阻气膜的制造方法是利用卷对卷方式来实施。该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使长条带状的树脂基板(8)交替地穿过蒸镀区域和非蒸镀区域,从而在上述长条带状的树脂基板(8)上蒸镀多个层,其中,在该蒸镀区域中,通过产生等离子体而使含有金属和准金属中的至少1种的材料蒸镀,在该非蒸镀区域中,不使上述材料蒸镀,在上述蒸镀区域中,通过使上述树脂基板(8)和等离子体源(52)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在上述树脂基板(8)上形成透明阻气层,该透明阻气层具有多个密度沿厚度方向连续变化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39364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39859.1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3 , H01L51/0031 , H01L51/5259 ,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具有:支承基板(2)、设置在支承基板(2)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3)、设置在前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3)上且包含硼化合物的吸湿层(41)、以及设置在前述吸湿层(41)上且包含氮化合物的防湿层(51)。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防湿层与吸湿层不易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93802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80004840.3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泰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9 , H01L51/5253 , H01L51/56 , H01L2251/5346 , H05B33/04 , H05B3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包括:支承基板(2);有机电致发光元件(3);吸湿层(4),其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以及防湿层(5),其设置在所述吸湿层(4)上且含有具有防湿性的成分,在所述吸湿层(4)与防湿层(5)之间设有浓度梯度层(6),该浓度梯度层(6)含有具有吸湿性的成分和具有防湿性的成分,所述浓度梯度层(6)具有这样的部分:在该部分中,具有所述吸湿性的成分的含有率随着自所述吸湿层(4)侧朝向防湿层(5)侧去而连续地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390662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80051657.X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泰美
IPC: B32B9/00 , H01L31/048 , H01L51/50 , H05B33/02 , H05B3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B32B9/00 , B32B27/06 , B32B2307/412 , B32B2457/00 , C23C14/325 , C23C14/548 , H01L31/048 , H01L31/049 , H01L51/448 , H01L51/5256 , H01L2251/5346 , H01M2/0267 , H01M2/0287 , H01M2002/0297 , Y02E10/549 , Y02P70/521 , Y10T428/24975 , Y10T428/24992 , Y10T428/316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阻气性优异、且透明阻气层的内部应力非常低的透明阻气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透明阻气膜是在树脂基板(110)上形成有透明阻气层(120)的透明阻气膜,其特征在于,透明阻气层(120)含有选自金属和准金属中的至少1种,透明阻气层(120)具有多个密度在厚度方向上连续性且周期性地发生变化的层,上述密度的变化是由高密度向低密度的变化或由低密度向高密度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49229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80081666.0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信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藉由简单的结构即可对光学特性进行调整的光学元件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光学元件(10A)具有第1电极层(12A)、第2电极层(14A)、在所述第1电极层(12A)和所述第2电极层(14A)之间配置的高分子材料层(11)、及配置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层(11)和所述第2电极层(14A)之间且在所述高分子材料层(11)和所述第2电极层(14A)之间形成预定空间(17)的绝缘性隔离层(13A),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层(11)藉由在电压的施加下进行变形从而在所述预定空间内形成一个以上的光散射体(15)。
-
公开(公告)号:CN1051448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22726.3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泰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59 , H01L51/5253 , H01L2251/301 , H01L2251/5346
Abstract: 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具有:支承基板(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3)、包含具有吸湿性的成分的吸湿层(4)、设置在前述吸湿层(4)上且包含具有防湿性的成分的防湿层(5),在前述吸湿层(4)和防湿层(5)之间夹设有多个混合层(61、62、63),所述混合层包含具有吸湿性的成分和具有防湿性的成分,在前述多个混合层之中,与前述防湿层(5)侧的混合层(63)相比,前述吸湿层(4)侧的混合层(61)的前述具有吸湿性的成分的含有率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