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度测定装置和固化度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41052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11392.7

    申请日:2012-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47 G01N21/431 G01N2021/4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化度测定装置和固化度测定方法。固化度测定装置包括:从前端面射出光的第2光纤;保持粘接剂的探头,在粘接剂与第2光纤的前端面接触的状态下对粘接剂照射光;检测器,检测在第2光纤的前端面与粘接剂的界面反射后,又返回到第2光纤的光;计算机,根据检测器的检测光量相对于从第2光纤的前端面射出的出射光量的比例,计算粘接剂的折射率。

    光模件及其组装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7740A

    公开(公告)日:2003-04-02

    申请号:CN02127775.3

    申请日:2002-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937 G02B6/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所要求的插入损耗并且能以高生产率方便地组装的光模件。该光模件包含光纤(11)、第一透镜(21)、光器件(50)、第二透镜(22)和第二光纤(12)。第一透镜(21)接收来自第一光纤的入射光,并将该入射光变换成平行光。该光器件(50)接收平行光,并对该平行光进行预定的光处理。第二透镜(22)接收来自光器件的透射平行光,并会聚该透射平行光,以产生输出光。第二光纤(12)接收该输出光。第一透镜的光轴与第二透镜的光轴实质上相互一致,第一光纤的光轴与第二光纤的光轴实质上相互平行,并且实质上平行于第一和第二透镜的光轴。

    光模件及其组装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5529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02127775.3

    申请日:2002-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937 G02B6/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所要求的插入损耗并且能以高生产率方便地组装的光模件。该光模件包含光纤(11)、第一透镜(21)、光器件(50)、第二透镜(22)和第二光纤(12)。第一透镜(21)接收来自第一光纤的入射光,并将该入射光变换成平行光。该光器件(50)接收平行光,并对该平行光进行预定的光处理。第二透镜(22)接收来自光器件的透射平行光,并会聚该透射平行光,以产生输出光。第二光纤(12)接收该输出光。第一透镜的光轴与第二透镜的光轴实质上相互一致,第一光纤的光轴与第二光纤的光轴实质上相互平行,并且实质上平行于第一和第二透镜的光轴。

    制造光学组件的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32382A

    公开(公告)日:2002-01-23

    申请号:CN01120203.3

    申请日:2001-07-06

    Inventor: 田中裕之

    Abstract: 制造光学组件的方法,其中涉及其内装光学部件的外壳,光学半导体器件是中心对准的,定位于光学部件的光轴上并与外壳固定。该方法包括步骤:将可紫外或加热固化的树脂加于外壳与半导体器件间的结合面上;以紫外线辐照固化可紫外或加热固化的树脂,将半导体器件临时固定于外壳中;通过加热,补充固化可紫外或加热固化的树脂未被辐照的部分。将可加热固化的树脂加在可紫外或加热固化的树脂的外面,增强光学半导体器件与外壳间的粘结力。

    光学组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8471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510003891.7

    申请日:2005-01-19

    Inventor: 田中裕之

    Abstract: 作为本发明的方法,首先,在光学元件上,提供盘形外围边缘部分,所述盘形外围边缘部分在围绕具有光学功能的有效部分的同时从有效部分突出到外侧。而且,在支架的通孔的一部分处,设置直圆柱形部分。接着,将外围边缘部分的外圆周在整个圆周上紧配合到通孔的圆柱形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