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25956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80103336.8
申请日:2009-03-03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G11B17/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33/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能够装卸具有装配孔的光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体;将上述旋转体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机构;和保持上述轴承机构的静止体,上述旋转体具有:轮毂,该轮毂围绕上述轴旋转,并且,上述轮毂具备在径向与上述装配孔的内侧面对置的中央圆筒部、从上述中央圆筒部朝径向延伸的盖部、和从上述盖部的外周缘朝轴向下侧延伸的圆筒部;和用于磁吸引上述光盘的环状的吸引磁铁,上述吸引磁铁在从上述中央圆筒部起径向外侧的部位与上述中央圆筒部的外侧面分离,且直接或者间接地紧固于上述盖部,在上述吸引磁铁中的与上述光盘的下表面对置的面设有用于载置上述光盘的载置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55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1268236.3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单元、马达、及定子单元的制造方法。该马达的定子单元具备:基底构件、电枢、电路基板、及模制树脂部。基底构件相对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大致垂直地扩展。电枢位于基底构件的上侧。电路基板位于基底构件的上侧,且与电枢电连接。模制树脂部覆盖电枢及电路基板。在模制树脂部的成型时,首先,利用第一金属模具支撑基底构件。然后,组合第一金属模具和第二金属模具,在第一金属模具与第二金属模具之间形成空腔。此时,向基底构件的上表面中的在俯视视野中设于比电路基板靠径向外侧的凸部按压第二金属模具。凸部通过被压扁而成为凸部痕。然后,向空腔流入熔融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2208855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83540.7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电机,包括轴;与上述轴一起旋转的转子保持架;供上述轴插入,位于上述转子保持架的顶板部的下方的大致圆筒状的衬套;轴向的位置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在上述衬套的上述轴向的一侧,与上述衬套的一方端面相接的推力轴承部;安装于上述轴,在上述衬套的上述轴向的另一侧,与上述衬套的另一方端面对置的防脱部;转子磁铁;以及电枢,上述转子磁铁的上述轴向的磁力中心位置位于比上述电枢的上述轴向的磁力中心位置更靠上述一侧的位置,上述衬套的上述一方端面与上述推力轴承部的接触区域的外径比上述衬套的外径小,使上述衬套的上述另一方端面与上述防脱部接触时的接触区域的外径比上述衬套的外径小。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58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75189.5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单元、马达、及定子单元的制造方法。该马达的定子单元具备:基底构件、电枢、电路基板、及模制树脂部。基底构件相对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大致垂直地扩展。电枢位于基底构件的上侧。电路基板位于基底构件的上侧,且与电枢电连接。模制树脂部覆盖电枢及电路基板。在模制树脂部的成型时,首先,利用第一金属模具支撑基底构件。然后,组合第一金属模具和第二金属模具,在第一金属模具与第二金属模具之间形成空腔。此时,将第二金属模具隔着弹性构件按压于基底构件的上表面的在俯视视野中比电路基板靠径向外侧。然后,向空腔流入熔融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55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68236.3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单元、马达、及定子单元的制造方法。该马达的定子单元具备:基底构件、电枢、电路基板、及模制树脂部。基底构件相对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大致垂直地扩展。电枢位于基底构件的上侧。电路基板位于基底构件的上侧,且与电枢电连接。模制树脂部覆盖电枢及电路基板。在模制树脂部的成型时,首先,利用第一金属模具支撑基底构件。然后,组合第一金属模具和第二金属模具,在第一金属模具与第二金属模具之间形成空腔。此时,向基底构件的上表面中的在俯视视野中设于比电路基板靠径向外侧的凸部按压第二金属模具。凸部通过被压扁而成为凸部痕。然后,向空腔流入熔融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58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275189.5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定子单元、马达、及定子单元的制造方法。该马达的定子单元具备:基底构件、电枢、电路基板、及模制树脂部。基底构件相对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大致垂直地扩展。电枢位于基底构件的上侧。电路基板位于基底构件的上侧,且与电枢电连接。模制树脂部覆盖电枢及电路基板。在模制树脂部的成型时,首先,利用第一金属模具支撑基底构件。然后,组合第一金属模具和第二金属模具,在第一金属模具与第二金属模具之间形成空腔。此时,将第二金属模具隔着弹性构件按压于基底构件的上表面的在俯视视野中比电路基板靠径向外侧。然后,向空腔流入熔融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451610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487740.2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G02B2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12 , F16D65/0006 , G02B26/0816 , G02B26/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旋转装置,所述镜旋转装置包括: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和检测所述旋转部的旋转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旋转部包括与所述定子在径向对置的转子磁铁和在外侧面配置有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的多个镜面的镜部。所述镜部具有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对置的旋转检测面和为在所述旋转检测面沿周向延伸的槽或者突起的平衡修正部。由于存在所述平衡修正部,所述镜部的重心靠近所述旋转轴线。所述检测传感器朝向所述旋转检测面射出光的同时,接收经所述旋转检测面反射的反射光。通过所述旋转部的旋转,所述平衡修正部通过从所述检测传感器射出的光的照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516106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487740.2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G02B2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12 , F16D65/0006 , G02B26/0816 , G02B26/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旋转装置,所述镜旋转装置包括: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和检测所述旋转部的旋转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旋转部包括与所述定子在径向对置的转子磁铁和在外侧面配置有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的多个镜面的镜部。所述镜部具有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对置的旋转检测面和为在所述旋转检测面沿周向延伸的槽或者突起的平衡修正部。由于存在所述平衡修正部,所述镜部的重心靠近所述旋转轴线。所述检测传感器朝向所述旋转检测面射出光的同时,接收经所述旋转检测面反射的反射光。通过所述旋转部的旋转,所述平衡修正部通过从所述检测传感器射出的光的照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204166193U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20545723.5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G02B2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12 , F16D65/0006 , G02B26/0816 , G02B26/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镜旋转装置,所述镜旋转装置包括: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和检测所述旋转部的旋转的检测传感器。所述旋转部包括与所述定子在径向对置的转子磁铁和在外侧面配置有分别朝向径向外侧的多个镜面的镜部。所述镜部具有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对置的旋转检测面和为在所述旋转检测面沿周向延伸的槽或者突起的平衡修正部。由于存在所述平衡修正部,所述镜部的重心靠近所述旋转轴线。所述检测传感器朝向所述旋转检测面射出光的同时,接收经所述旋转检测面反射的反射光。通过所述旋转部的旋转,所述平衡修正部通过从所述检测传感器射出的光的照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210839164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417549.5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H02K5/1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马达,能够容易地对将轴承支承为同心调整自如的支承板进行固定。马达具有转子、定子、轴承、保持部件以及支承板。保持部件保持轴承。支承板对轴承进行支承,使轴承同心调整自如。保持部件具有朝向支承板延伸的多个突出部。多个突出部分别具有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第1突出部具有弹力,沿轴向延伸。第2突出部从第1突出部沿与轴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第2突出部具有滑动面。滑动面随着靠近支承板而在延伸方向上远离第1突出部。支承板具有缘部。缘部在延伸方向上与第1突出部接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