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33107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680006912.3
申请日:2006-01-31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先锋公司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J5/06 , C08L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06 , H01L51/0081 , H01L51/0096 , H01L51/52 , Y10T428/249924 , Y10T428/26 , Y10T428/2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使基质材料浸渗于平均纤维径为4nm~200nm的纤维素纤维集合体中而形成的高透明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改善了由纤维素纤维导致的吸湿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透明性。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使基质材料浸渗于纤维素纤维的集合体中而形成。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素纤维的羟基通过与选自由酸、醇、卤化试剂、酸酐以及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学修饰剂反应而被化学修饰,相对于化学修饰前的纤维素纤维的羟基,通过化学修饰导入官能团的比例为5摩尔%~40摩尔%。通过对纤维素纤维的羟基进行化学修饰,降低了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由此可以降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同时,可以通过提高纤维素纤维和基质材料的亲和性来进一步提高透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63161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880009693.3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38 , B32B17/067 , B32B27/06 , B32B27/20 , B32B27/308 , B32B2262/062 , B32B2307/54 , B32B2307/702 , B32B2307/7242 , B32B2457/00 , H05K1/0393 , H05K2201/0175 , H05K2201/0284 , Y10T428/24975
Abstract: 本发明的柔性基板1是将厚度50μm以下的薄板玻璃10、以及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集合体上复合非结晶性合成树脂得到的厚度100μm以下的复合材料片材20层压而成的基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133107A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80006912.3
申请日:2006-01-31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先锋公司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J5/06 , C08L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06 , H01L51/0081 , H01L51/0096 , H01L51/52 , Y10T428/249924 , Y10T428/26 , Y10T428/2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使基质材料浸渗于平均纤维径为4nm~200nm的纤维素纤维集合体中而形成的高透明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改善了由纤维素纤维导致的吸湿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透明性。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使基质材料浸渗于纤维素纤维的集合体中而形成。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素纤维的羟基通过与选自由酸、醇、卤化试剂、酸酐以及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学修饰剂反应而被化学修饰,相对于化学修饰前的纤维素纤维的羟基,通过化学修饰导入官能团的比例为5摩尔%~40摩尔%。通过对纤维素纤维的羟基进行化学修饰,降低了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由此可以降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同时,可以通过提高纤维素纤维和基质材料的亲和性来进一步提高透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57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59384.2
申请日:2006-01-31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先锋公司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J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5/06 , H01L51/0081 , H01L51/0096 , H01L51/52 , Y10T428/249924 , Y10T428/26 , Y10T428/2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纤维集合体及其制造方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使基质材料浸渗于平均纤维径为4nm~200nm的纤维素纤维集合体中而形成的高透明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改善了由纤维素纤维导致的吸湿性,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透明性。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使基质材料浸渗于纤维素纤维的集合体中而形成。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素纤维的羟基通过与选自由酸、醇、卤化试剂、酸酐以及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化学修饰剂反应而被化学修饰,相对于化学修饰前的纤维素纤维的羟基,通过化学修饰导入官能团的比例为5摩尔%~40摩尔%。通过对纤维素纤维的羟基进行化学修饰,降低了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由此可以降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同时,可以通过提高纤维素纤维和基质材料的亲和性来进一步提高透明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