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6796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80004412.4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具备上下多级地设置的从表背两侧夹持玻璃带(G)且将该玻璃带(G)向下方搬运的辊对(5)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1)构成为,形成辊对(5)的辊(5a)分别能够在用于夹持玻璃带(G)的夹持位置和与玻璃带(G)的搬运路径(P)分开且能够避免与上方的飞来物接触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在搬运中的玻璃带(G)损伤时,位于比玻璃带(G)的损伤部靠下方的位置的辊(5a)向退避位置移动。

    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7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80004412.4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具备上下多级地设置的从表背两侧夹持玻璃带(G)且将该玻璃带(G)向下方搬运的辊对(5)的玻璃板的制造装置(1)构成为,形成辊对(5)的辊(5a)分别能够在用于夹持玻璃带(G)的夹持位置和与玻璃带(G)的搬运路径(P)分开且能够避免与上方的飞来物接触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在搬运中的玻璃带(G)损伤时,位于比玻璃带(G)的损伤部靠下方的位置的辊(5a)向退避位置移动。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29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10673.5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效地进行玻璃板的检查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搬运工序,利用搬运装置(17)将玻璃板(G)从接收位置(P3)通过检查区(13)而搬运到交接位置(P4);以及检查工序(S5),在执行搬运工序中在检查区(13)内利用检查装置(21a)检查玻璃板(G)。搬运装置(17)具备第一上边把持部(20a)以及第二上边把持部(20b)。在搬运工序中,在从第一上边把持部(20a)将玻璃板(G)交接至下一工序之后到第二上边把持部(20b)将玻璃板(G)交接至下一工序为止的期间,第一上边把持部(20a)开始向从交接位置(P4)朝向接收位置(P3)的方向移动。

    吸附垫
    6.
    发明公开
    吸附垫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867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80102624.8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吸附玻璃板(G)的吸附垫(2)具备:垫主体(4),其在与玻璃板(G)之间形成气密空间(S);以及第一发泡构件(5),其配置于气密空间(S)内并与玻璃板(G)接触。垫主体(4)具备:排气口(6),其用于将气密空间(S)内的气体排出;以及裙部(4),其在第一发泡构件(5)的外缘部(9)的外侧与玻璃板(G)接触。裙部(4)能够通过与玻璃板(G)的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能够在弹性变形的复原力的作用下从玻璃板(G)分离。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20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80045930.7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加工工序,利用第一加工装置(2A)加工玻璃板(G)的端面(ES);以及第二加工工序,在第一加工工序后利用第二加工装置(2B)加工玻璃板(G)的端面(ES)。第二加工装置(2B)的位置调整机构(8B)以仿照第一加工工序中的第一加工装置(2A)的第一加工具(5A)的位置的方式调整第二加工工序中的第二加工装置(2B)的第二加工具(5B)的切入位置。

    玻璃用进给辊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10145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90000461.2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用进给辊,具备与连续成形的玻璃带接触的辊部以及与所述辊部相连的主轴部,并且所述主轴部具备被轴承支承的支承轴部以及将所述辊部与所述支承轴部连结的连结轴部,所述玻璃用进给辊进给所述玻璃带,所述主轴部通过利用焊接将所述支承轴部侧的第一轴构件与所述连结轴部侧的第二轴构件接合而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