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结构体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3393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10132147.X

    申请日:2017-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可使所担载的催化剂量增多,可抑制使用时的压力损失增大。该蜂窝结构体具备:具有多孔质的隔壁的蜂窝结构部以及配设于孔格的任一侧端部的封孔部,隔壁厚度为0.30mm以上0.51mm以下,孔格密度为30个/cm2以上93个/cm2以下,将每1cm3的蜂窝结构部中所含的流入孔格的过滤面积[cm2]设为流入侧过滤面积G[cm2/cm3],将蜂窝结构部的隔壁中形成的孔容Vp[cm3]除以蜂窝结构部的包含孔格在内的总体积Va[L]的值设为孔容率A[cm3/L]的情况下,流入侧过滤面积G[cm2/cm3]与孔容率A[cm3/L]的乘积为1800cm2/L以上3200cm2/L以下。

    整体型分离膜结构体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33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13562.1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多孔质支撑体(10)具有:在两端面(S1、S2)开口的多个过滤隔室(C1)、在两端面(S1、S2)闭口的多个集水隔室(C2)、以及贯穿多个集水隔室(C2)并在外周面(S3)开口的多个排出流路(C3)。多孔质支撑体(10)包含形成外周面(S3)的整体型的基材(11)。分离膜(40)形成于多个过滤隔室(C1)的内表面。多个过滤隔室(C1)包含彼此邻接的第一及第二过滤隔室(C11、C12)。多个集水隔室(C2)包含与第一过滤隔室(C11)邻接且远离第二过滤隔室(C12)的集水隔室(C2)。第一过滤隔室(C11)与集水隔室(C2)之间的基材(11)的第一隔壁厚度(L1)比第一过滤隔室(C11)与第二过滤隔室(C12)之间的基材(11)的第二隔壁厚度(L2)厚。

    蜂窝结构体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3393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132147.X

    申请日:2017-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可使所担载的催化剂量增多,可抑制使用时的压力损失增大。该蜂窝结构体具备:具有多孔质的隔壁的蜂窝结构部以及配设于孔格的任一侧端部的封孔部,隔壁厚度为0.30mm以上0.51mm以下,孔格密度为30个/cm2以上93个/cm2以下,将每1cm3的蜂窝结构部中所含的流入孔格的过滤面积[cm2]设为流入侧过滤面积G[cm2/cm3],将蜂窝结构部的隔壁中形成的孔容Vp[cm3]除以蜂窝结构部的包含孔格在内的总体积Va[L]的值设为孔容率A[cm3/L]的情况下,流入侧过滤面积G[cm2/cm3]与孔容率A[cm3/L]的乘积为1800cm2/L以上3200cm2/L以下。

    封孔蜂窝结构体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17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234194.8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孔蜂窝结构体,其能够抑制PM堆积于隔壁表面所导致的烟灰致压损上升。该封孔蜂窝结构体具备:柱状的蜂窝结构部(4),其具有配设成包围多个隔室(2)的多孔质的隔壁个开口端部,在与隔室(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流入隔室(2a)的总面积大于流出隔室(2b)的总面积,隔壁(1)的气孔率为38%以上,隔壁(1)的厚度为125μm以上280μm以下,蜂窝结构部(4)的隔室密度为31.0个/cm2以上,隔壁(1)的空气透过阻力为4.5×107Pa·s/m2以下。(1);以及封孔部(5),其配设于隔室(2)的任意一

    整体型基材、整体型分离膜结构体及整体型基材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0338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09165.8

    申请日:2015-02-27

    Abstract: 整体型基材(200)包括:多孔质的基材主体(210)、第一支撑部(240)、第一隔室密封部(250)、第二支撑部(260)、及第二隔室密封部(270)。基材主体(210)具有分别从第一端面(211)贯通至第二端面(212)的多个隔室(214)。第一支撑部(240)含有陶瓷作为骨料,且填充在密封对象隔室(214A)的第一端部(214S)。第一隔室密封部(250)含有玻璃,且配置在第一支撑部(240)的外表面(240S)上。第二支撑部(260)含有陶瓷作为骨料,且填充在密封对象隔室(214A)的第二端部(214U)。第二隔室密封部(270)含有玻璃,且配置在第二支撑部(260)的外表面(260S)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