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设备的烧结的滑动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434225A

    公开(公告)日:2003-08-06

    申请号:CN03100682.5

    申请日:2003-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的滑动轴承,其具有的滑动主体具有用于支承轴的镗孔以及具有支承表面的致密化部分。轴承主体由具有淬火硬化结构的烧结的多孔铁基合金组成,形成于轴承主体的镗孔上的致密化部分的厚度为20微米或更小,其是通过研磨镗孔至接近至少一个含在轴承主体的烧结多孔铁基合金中的具有50微米或更大的宽度的孔隙而得到,这样,被定义为在支承表面上开孔的孔隙的总的开孔面积与支承表面积的比值的开孔率为10%或更小。

    烧结含油轴承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93291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010121648.6

    申请日:2010-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该轴承即使在高表面压力条件下,仍具有难以引起轴承和轴之间的金属接点的高润滑膜强度,并且即使在低速条件下,仍能将浸渗在轴承内的润滑剂充分供给到滑动面。其是在烧结合金的气孔内浸渗了混合稠度为400~475的润滑脂的烧结含油轴承,其中所述烧结合金包含在马氏体的铁碳合金基体中分散有选自铜合金相、具有金属碳化物的铁合金相、固体润滑相中的一种以上相的斑点组织,润滑脂是在基础油中含有1.5~2.5质量%的包含Li皂的增稠剂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包含选自在40℃下的运动粘度为150~220mm2/s的矿物油、合成烃油和酯油中的至少一种。

    滑动部件用铁基烧结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1469393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91109.2

    申请日:200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滑动部件用铁基烧结合金,其整体组成以质量比计包含C:0.6~1.2%、Cu:3.5~9.0%、Mn:0.6~2.2%、S:0.4~1.3%,剩余部分: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合金组织中在马氏体基体中分散有游离的Cu相或游离的Cu-Fe合金相的至少一种,并且分散有1.0~3.5质量%的MnS相。

    滑动轴承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5963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80011894.2

    申请日:2007-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65 F16C17/026

    Abstract: 一种滑动轴承,贮留在沿与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内的润滑油随着轴的转动向该槽邻接的牙部的滑动面整体充分地供给,获得优异的润滑效果,即使受到高面压也能抑制金属接触且不易磨损,能发挥顺畅的轴承作用。在轴承(1)的内周面(10)上形成的多个的槽(12)以以下的条件形成。相对于与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倾斜角度是10°~60°,周方向的槽宽(B)是0.5mm~5mm,轴(20)的滑动面[槽(12)间的牙部(13)的表面](14)的周方向的宽度(A)是1mm~7mm,滑动面(14)的宽度与槽宽的比(A/B)是0.5~5.0,占内周面(10)的面积率是10%~60%,深度(d)是0.1mm~3mm。

    滑动部件用铁基烧结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01469393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191109.2

    申请日:200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滑动部件用铁基烧结合金,其整体组成以质量比计包含C:0.6~1.2%、Cu:3.5~9.0%、Mn:0.6~2.2%、S:0.4~1.3%,剩余部分: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合金组织中在马氏体基体中分散有游离的Cu相或游离的Cu-Fe合金相的至少一种,并且分散有1.0~3.5质量%的MnS相。

    滑动轴承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1596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780011894.2

    申请日:2007-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65 F16C17/026

    Abstract: 一种滑动轴承,贮留在沿与周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内的润滑油随着轴的转动向该槽邻接的牙部的滑动面整体充分地供给,获得优异的润滑效果,即使受到高面压也能抑制金属接触且不易磨损,能发挥顺畅的轴承作用。在轴承(1)的内周面(10)上形成的多个的槽(12)以以下的条件形成。相对于与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倾斜角度是10°~60°,周方向的槽宽(B)是0.5mm~5mm,轴(20)的滑动面[槽(12)间的牙部(13)的表面](14)的周方向的宽度(A)是1mm~7mm,滑动面(14)的宽度与槽宽的比(A/B)是0.5~5.0,占内周面(10)的面积率是10%~60%,深度(d)是0.1mm~3m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