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系锂蓄电元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558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189.9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蓄电元件包含正极、负极、隔板和非水系电解液,所述正极包含活性物质以外的锂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包含锂离子,其中,在无孔状正极集电体的双面涂布有活性物质,在无孔状负极集电体的双面涂布有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将正极活性物质层Cx面的基重设为Cx1、将另一个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Cy面的基重设为Cy1,将与Cy面对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Ay面的基重设为Ay1、将另一个面即负极活性物质层Ax面的基重设为Ax1,将Cx面的单位面积的锂化合物量设为Cx2、将Cy面的单位面积的锂化合物量设为Cy2时,满足下述式。0.85≤Cx1/Cy1≤1.15、0.85≤Ax1/Ay1≤1.15、0.80≤(Ax1+Cx1)/(Ay1+Cy1)≤1.20、0.1≤Cx2(g/m2)≤18、0.1≤Cy2(g/m2)≤18、0.60≤Cy2/Cx2≤1.70、0.60≤Cx2/Cy2≤1.70。

    非水系锂蓄电元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55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103.2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其能够抑制在正极中残存的锂化合物的过量分解,抑制高电压下的气体产生,抑制高负载充放电循环中的容量降低。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具有正极、负极、隔板和非水系电解液,所述正极包含活性物质以外的锂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包含锂离子,其中,上述正极表面通过SEM-EDX得到的元素分布像中,以光亮度值的平均值为基准进行二值化得到的氟分布像相对于氧分布像的面积重复率U1为40%以上99%以下。

    非水系锂蓄电元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7558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780007103.2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其能够抑制在正极中残存的锂化合物的过量分解,抑制高电压下的气体产生,抑制高负载充放电循环中的容量降低。本实施方式的非水系锂蓄电元件具有正极、负极、隔板和非水系电解液,所述正极包含活性物质以外的锂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包含锂离子,其中,上述正极表面通过SEM‑EDX得到的元素分布像中,以光亮度值的平均值为基准进行二值化得到的氟分布像相对于氧分布像的面积重复率U1为40%以上99%以下。

    非水系锂蓄电元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7558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80007189.9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蓄电元件包含正极、负极、隔板和非水系电解液,所述正极包含活性物质以外的锂化合物,所述非水系电解液包含锂离子,其中,在无孔状正极集电体的双面涂布有活性物质,在无孔状负极集电体的双面涂布有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将正极活性物质层Cx面的基重设为Cx1、将另一个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Cy面的基重设为Cy1,将与Cy面对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Ay面的基重设为Ay1、将另一个面即负极活性物质层Ax面的基重设为Ax1,将Cx面的单位面积的锂化合物量设为Cx2、将Cy面的单位面积的锂化合物量设为Cy2时,满足下述式。0.85≤Cx1/Cy1≤1.15、0.85≤Ax1/Ay1≤1.15、0.80≤(Ax1+Cx1)/(Ay1+Cy1)≤1.20、0.1≤Cx2(g/m2)≤18、0.1≤Cy2(g/m2)≤18、0.60≤Cy2/Cx2≤1.70、0.60≤Cx2/Cy2≤1.7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