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丛生食用菌采摘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897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837071.7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丛生食用菌采摘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用于传输托盘出菇系统的托盘传输机构和采收机构,所述采收机构上设有升降基座和升降框架,升降基座设置在托盘传输机构的两侧,升降基座上设有夹持采菇手,夹持采菇手能够在升降基座和托盘传输机构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在所述夹持采菇手上设有N对用于夹持丛生食用菌子实体的夹持臂,其中N为整数,升降基座设有暂存仓,所述暂存仓上设有进料口,夹持采菇手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进料口的顶部,夹持臂在夹持住丛生食用菌子实体后能够在升降基座的带动下将丛生食用菌从栽培料上向上拔出,且移动到暂存仓上所述进料口的顶部将夹持的丛生食用菌子实体顺着进料口放入暂存仓内部。

    连续灭菌冷却装料接种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1406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62810.7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连续灭菌冷却装料接种一体机,包括:配料搅拌机、等径螺旋输送机、第一变径保压螺旋输送机、高压灭菌机、第二变径保压螺旋输送机、真空冷却机、第三变径保压螺旋输送机,配料搅拌机的出料口通过等径螺旋输送机与第一变径保压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连通,第一变径保压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高压灭菌机的进料口连通,高压灭菌机的出料口通过第二变径保压螺旋输送机与真空冷却机的进料口连通,真空冷却机的出料口通过第三变径保压螺旋输送机与补水搅拌机的进料口连通,补水搅拌机的出料口与装料接种一体机的进料口直接连通或通过双螺旋分料机与装料接种一体机的进料口联通。本发明生产效率高、能节约生产成本。

    一种丛生食用菌采摘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8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837071.7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丛生食用菌采摘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用于传输托盘出菇系统的托盘传输机构和采收机构,所述采收机构上设有升降基座和升降框架,升降基座设置在托盘传输机构的两侧,升降基座上设有夹持采菇手,夹持采菇手能够在升降基座和托盘传输机构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在所述夹持采菇手上设有N对用于夹持丛生食用菌子实体的夹持臂,其中N为整数,升降基座设有暂存仓,所述暂存仓上设有进料口,夹持采菇手的起始位置位于所述进料口的顶部,夹持臂在夹持住丛生食用菌子实体后能够在升降基座的带动下将丛生食用菌从栽培料上向上拔出,且移动到暂存仓上所述进料口的顶部将夹持的丛生食用菌子实体顺着进料口放入暂存仓内部。

    一种食用菌培育体系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075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99885.9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一种食用菌培育体系,包括食用菌立棒栽培筐,该立棒栽培筐包括底格栅和围设于底格栅四周且镂空的筐侧壁,底格栅的格栅交叉节点处设有若干用于竖向放置食用菌菌棒的第一置棒位,相邻两个第一置棒位之间间隔底格栅的一个格栅孔或者一个格栅交叉节点,相邻两个第一置棒位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食用菌菌棒的直径,筐侧壁的四角均设有筐立柱,筐立柱底端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限位凹槽,筐立柱顶端端面设有与第一连接限位凹槽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限位凸台。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栽培筐既能适用于食用菌立棒顶部出菇又能适用于食用菌立棒侧部出菇,扩大了栽培筐的适用范围。

    一种相变蓄能温室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672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67131.3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蓄能温室,包括拱形桁架、高立柱、低立柱、拱顶保温覆层和侧墙保温覆层,所述拱形桁架的下弦杆两端分别设置在高立柱和低立柱上,形成温室框架,所述拱形桁架上覆盖有拱顶保温覆层,所述高立柱、低立柱以及山墙上覆盖有侧墙保温覆层,从而形成温室,所述相邻的两品拱形桁架之间设有相变蓄能体,所述相变蓄能体将温室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分别为调温腔和生产腔,通过调温腔降低外界温度变化对生产腔内温度的影响。本发明将封装后的相变蓄能材料作为吊顶,缓冲外界温度变化对温室内部造成的影响,以有效解决现有之压缩机空调型温室造价高,耗电大,日光、锅炉、水帘组合型温室温度控制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2921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776283.9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相互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阵列排布的筒体,设于各筒体之间用于使得若干个筒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一连接结构,盖合在各筒体顶端的筒盖,盖合在各筒体底端的底托以及设于各底托之间用于使得所述底托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的菌棒培育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菌棒培养的批量操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相变蓄能温室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52720.6

    申请日:2021-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蓄能温室及工作方法,包括框架和位于框架顶部的拱顶,拱顶包括位于靠近阳光照射一侧的南拱顶和远离阳光照射一侧的北拱顶,拱顶到南侧山墙之间设置斜撑,斜撑朝向南拱顶的一侧连接换热组件,斜撑和换热组件一起将温室物理分割为生产腔和调温腔,调温腔靠近阳光照射一侧,调温腔内部设有通风风机;斜撑与地面呈设定角度范围,角度范围A为:X≤A≤X+23.5°,X为温室所在地的纬度值;换热组件通过管道连接位于温室地下的相变蓄能组件。相变蓄能组件位于温室地下,减少了温室吊顶的结构强度需求,节省安装施工成本,相变蓄能组件自身也能够利用地下环境的天然保温效果。

    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292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776283.9

    申请日:2021-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一种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相互之间间隔一定距离阵列排布的筒体,设于各筒体之间用于使得若干个筒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一连接结构,盖合在各筒体顶端的筒盖,盖合在各筒体底端的底托以及设于各底托之间用于使得所述底托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第二连接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集成式菌棒培育装置的菌棒培育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菌棒培养的批量操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启盖式食用菌采收机及采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678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837096.7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毛木耳等食用菌采摘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启盖式食用菌采收机。本发明涉及一种启盖式食用菌采收机,包括引导机构,通过引导机构底部设置的电动缸控制其上的引导盘升降;引导盘与输送机构连接,输送机构用于传输引导盘上的托盘出菇组件;采菇机构,包括采摘臂,采摘臂端部设置采摘爪,采摘爪用于开启经输送机构运动至其侧方的托盘出菇组件上的端盖;采摘爪内设置有凹槽,端盖能够在凹槽内滑动,采摘臂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刀片,对侧设置有挡耳板,刀片能够切割端盖上的毛木耳根柄。针对装有出菇端盖的毛木耳等食用菌的托盘出菇组件,进行整托的、成批量的采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