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育体系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0755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699885.9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一种食用菌培育体系,包括食用菌立棒栽培筐,该立棒栽培筐包括底格栅和围设于底格栅四周且镂空的筐侧壁,底格栅的格栅交叉节点处设有若干用于竖向放置食用菌菌棒的第一置棒位,相邻两个第一置棒位之间间隔底格栅的一个格栅孔或者一个格栅交叉节点,相邻两个第一置棒位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食用菌菌棒的直径,筐侧壁的四角均设有筐立柱,筐立柱底端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限位凹槽,筐立柱顶端端面设有与第一连接限位凹槽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限位凸台。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栽培筐既能适用于食用菌立棒顶部出菇又能适用于食用菌立棒侧部出菇,扩大了栽培筐的适用范围。

    一种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253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1488508.2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选取棉子皮、麸皮在过筛后和过磷酸钙、石膏粉、多菌灵一起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料中的含水量达到60%时进行装袋,将混合料在常压下进行灭菌,当混合料温度达到100℃时,恒温保持24h,最后将培养料在无菌室中冷却至25℃,接着准备猴头菇的菌种经臭氧消毒后放置在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皿中,备用。该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利用定位环在培养料上进行放置后,使菌种保持在定位环中进行培养出菇,实现对猴头菇生长的定位出菇措施,避免菌菇在培养料的表面随意生长,并且长出来的菌菇外表美观,可以提高猴头菇的生产效率。

    一种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02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88508.2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选取棉子皮、麸皮在过筛后和过磷酸钙、石膏粉、多菌灵一起投入混合设备中进行搅拌混合,在混合料中的含水量达到60%时进行装袋,将混合料在常压下进行灭菌,当混合料温度达到100℃时,恒温保持24h,最后将培养料在无菌室中冷却至25℃,接着准备猴头菇的菌种经臭氧消毒后放置在经过灭菌处理的培养皿中,备用。该猴头菇的定位出菇方法,利用定位环在培养料上进行放置后,使菌种保持在定位环中进行培养出菇,实现对猴头菇生长的定位出菇措施,避免菌菇在培养料的表面随意生长,并且长出来的菌菇外表美观,可以提高猴头菇的生产效率。

    一种设有辅助导向结构的平菇生长栽培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6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32637.5

    申请日:2023-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有辅助导向结构的平菇生长栽培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平菇栽培相关技术领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平菇栽培架缺少辅助导向结构来控制平菇生长趋势的问题,以及调节栽培架后不能保证喷水精度问题。包括栽培架本体,所述栽培架本体的底部位置安装有两组输水泵,所述输水泵的输入端位置与储水箱的一侧位置相连接,所述输水泵的输出端位置与输水管连接,通过输水管来对栽培架本体内部的菌袋洒水处理;所述栽培架本体的内部位置有辅助导向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导向组件,对菌袋内的平菇进行辅助导向处理,使得菌袋在前后方向进行生长,从而控制平菇的生长趋势,方便后期的采摘处理。

    一种食用菌培育体系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075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99885.9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一种食用菌培育体系,包括食用菌立棒栽培筐,该立棒栽培筐包括底格栅和围设于底格栅四周且镂空的筐侧壁,底格栅的格栅交叉节点处设有若干用于竖向放置食用菌菌棒的第一置棒位,相邻两个第一置棒位之间间隔底格栅的一个格栅孔或者一个格栅交叉节点,相邻两个第一置棒位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食用菌菌棒的直径,筐侧壁的四角均设有筐立柱,筐立柱底端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限位凹槽,筐立柱顶端端面设有与第一连接限位凹槽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限位凸台。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栽培筐既能适用于食用菌立棒顶部出菇又能适用于食用菌立棒侧部出菇,扩大了栽培筐的适用范围。

    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241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90285.2

    申请日:2025-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鲍菇的培育方法,在栽培基质中引入红玉米芯、酵母渣、巨菌草等可再生农业废弃物,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污染,可以满足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优化了杏鲍菇的养分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易推广的多形状杏鲍菇的培育方法,采用不同形状模具对杏鲍菇的生长方向提供精准约束,通过温度、湿度、气流和光照的精准调节,优化了杏鲍菇的生长条件,显著提高了菇体的生长速率和质量,实现了菇体的形态定制化培育,该方法操作简单,即使普通菇农都能容易实现,有助于提高杏鲍菇的市场价值,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杏鲍菇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一种海鲜菇的瓶栽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5115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60896.1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鲜菇的瓶栽方法,包括培养料的配制、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出菇、采收,其中在出菇房进行崔蕾培育时,待海鲜菇菇蕾长出瓶口2~3cm时,套上包菇片,所述包菇片上设置有利于透气和透水的小孔,包菇片包围栽培瓶瓶口的位置处对应设置有维持包菇片包围瓶口的粘结片。本发明在栽培过程中能很好的调节海鲜菇顶端和底部的CO2浓度,增加了每朵海鲜菇之间的透气性,进而提高海鲜菇品质,同时能控制海鲜菇的朵型,使其整齐一致,便于机械化采收和包装。

    一种用于辅助菌菇生长的片材及包菇片

    公开(公告)号:CN219698630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1236209.9

    申请日:2023-05-22

    Inventor: 张秋生 张广义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辅助菌菇生长的片材,包括:片材主体,在所述片材主体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凸点和多个第二凸点,所述第一凸点、第二凸点在横向上均匀排布形成多行,且各行之间相互平行;相邻的、非同行或同列的三个第一凸点的中心,相连形成等边三角形,所述第二凸点设置在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中心。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菇片,由所述片材制得。本申请所提供的片材及包菇片,可以给菌菇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存储时易于堆叠、分离容易,减少存水、便于快速烘干,且可增加操作工人舒适度。

    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的套环

    公开(公告)号:CN215380395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311186.4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菌出菇的套环,包括上环壁、下环壁、定位筋、透气孔、防滑点和自动采收定位环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结构新颖,制作成本低,在菌菇生育过程中,能够让料面、环沟里的芽全部长出来,提高单产量,使得菌菇生长高度适中,菇型好看,提升菌菇的品质,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套环,机械化清洗,不残留菇渣;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采收,提高效率,减少人工,节约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