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粒土干湿交替叠环式剪切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132377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67701.6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粒土干湿交替叠环式剪切试验机,包括机器主体,贯穿机器主体开设有实验操作空间,实验操作空间的底面设置有两条水平滑轨,两条水平滑轨配合滑动连接有饱和水箱,饱和水箱内活动设置有下剪切盒,下剪切盒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叠式剪切环;实验操作空间的一侧安装有水平伺服电动缸,水平伺服电动缸的输出轴设置有水平载荷传感器,饱和水箱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密闭性滑孔,密闭性滑孔滑动连接有与推头相配合的推杆,实验操作空间的顶部向下安装有垂直伺服电动缸,垂直伺服电动缸的下端连接有压盘,垂直伺服电动缸与压盘之间设置有垂直载荷传感器。本发明可在粗砂土干湿两种情况下进行剪切试验,并可展现不同高度剪切面的破坏机理。

    一种可营造多种艺术景观的挡土墙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5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06078.7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营造多种艺术景观的挡土墙及其使用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排水能力强的挡土墙及其使用方法。该挡土墙包括安装于基础上的墙身;还包括墙顶悬挑板、墙前悬挑板、拦水槽、供水管及支架;所述墙顶悬挑板、墙前悬挑板及拦水槽均为配筋的轻质混凝土结构板;所述墙顶悬挑板设置于墙身的上端处;所述拦水槽置于墙身的下端处;所述墙前悬挑板至少为一块,设置于墙身上、且位于墙顶悬挑板及拦水槽之间;所述供水管为至少为一根,通过支架设置于墙身上端顶端,所述供水管上设置若干细长条状出水口;所述墙前悬挑板上端设置有挡水凸块,所述墙前悬挑板上端外侧为斜面;所述拦水槽、墙前悬挑板、墙顶悬挑板的纵向长度与墙身纵向长度相等。

    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7539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276953.0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昆明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C04B14/361 C04B18/1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到水泥土的方法。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分离、筛分处理,采用粒径小于4.75mm的废弃混凝土细集料作为水泥土的掺和料。将天然粉土经风干、碾碎,过筛5mm筛子。在粉土中掺入15%~20%的废弃混凝土细集料、15%~18%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与水拌合制成构件、养护90天,水泥土抗压强度约为6.5MPa。各材料的质量为:粉土2575—2381kg,水泥466—699kg,废弃混凝土细集料582—776kg,水1039—950kg。在水泥土中掺入15%~20%废弃混凝土细集料,比单掺水泥的水泥土的抗压强平均提高38.09%。

    用于艺术墙绘的复合结构挡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216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374008.5

    申请日:2012-10-06

    Applicant: 昆明学院

    Inventor: 朱维伟 谭洋洋

    Abstract: 本发明是用于艺术墙绘的复合结构挡墙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艺术墙绘的复合结构挡墙,由基础和复合结构的墙身组成。所述墙身包括钢筋混凝土垂直薄板和悬挑板、素混凝土垫块、压实的级配砾石层和级配砂砾层、浆砌块石层及其顶部砂浆抹平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垂直薄板下部设有一排泄水孔。所述素混凝土垫块顶面有锯齿形纵坡和外倾的单向横坡。所述浆砌块石层下部也设有一排泄水孔。所述用于艺术墙绘的复合结构挡墙的施工步骤为:基坑开挖、基础浇筑、浇筑刚性面板层、浇筑素混凝土垫块、浆砌块石层与级配砾石层和级配砂砾层交叉砌筑或填筑、回填墙后土。本发明有利于墙绘图案的绘制与保护,同时是一种结构合理,适宜流水施工的较轻挡墙。

    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4004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124029.5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设备,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水利工程引流设备存在实用性差的问题,包括引流机构和调节机构,引流机构包括第一壳体、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和驱动齿轮,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壳体、过滤部、第一导水部、第二导水部、第三导水部、第四导水部和第一传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第一传动齿轮调节第一导水部、第二导水部、第三导水部和第四导水部中的任意一个导水部与进水管对齐,进水管内的水通过第一导水部、第二导水部和第四导水部中的任意一个进入第二壳体内的过滤部,又通过第三导水部排向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或第三出水管中,既能快速切换引流方向,又能防止堵塞。

    一种土木工程用新型分类筛沙机

    公开(公告)号:CN10804370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1293191.5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新型分类筛沙机,采用在壳体内腔从上到下依次间距设置三层震动筛沙板的结构原理,原沙从壳体顶部的进料斗进入到第一震动筛板上,经第一震动筛板筛选后落入第二震动筛板,再经第二震动筛板筛选后落入第三震动筛板,过滤后的沙粒通过第一导引板、第二导引板、第三导引板的引导分别从第一出沙口、第二出沙口与第三出沙口分类导出,而剩余的原沙通过第三震动筛板的引导从第四出沙口导出,进而完成三次筛选过滤,从而有效实现对原沙的充分筛选或分类过滤,提高了原沙筛选的彻底性;同时具有结构布局紧凑,总体设计合理,占用空间小,工作效率高及实用性强的特点。

    一种利于实施艺术墙绘的生态景观边坡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3046563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018868.X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昆明学院

    Inventor: 朱维伟 谭洋洋

    Abstract: 一种利于实施艺术墙绘的生态景观边坡体系,一级边坡高4~10m,坡率1∶0.5~1∶0.75,用满铺式护面墙防护,二级边坡高4~10m,不陡于一级边坡,采用植物防护,一级边坡顶部设半刚性垫层,其上为由中部平台、外侧拦水带和内侧锚固段组成的伸出护面墙顶部外缘0.5~1m的多功能钢筋混凝土台,钢筋混凝土台中的横向钢筋每0.5~1m配置一根,中部平台宽2~4m,表面有不小于0.3%双向纵坡,变坡点位于纵向的中点,拦水带高出中部平台10cm以上,上表面有与中部平台相同的纵坡,边坡两端设两个与钢筋混凝土台相连的急流槽。本发明可在有生态护坡和艺术墙绘景观护坡需求的土质或强风化岩质稳定路堑边坡中推广使用。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展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84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133415.0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展示装置,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水利工程用生态展示装置存在抗风能力弱的问题,包括展示部、骨架和承载部,还包括弧形导轨和自动支撑机构,自动支撑机构包括风力组件、传动部、升降组件、联动组件和限位组件,联动组件包括联动部和承压部,当风从展示部的背面或正面吹来时,会带动风力组件旋转,风力组件通过动部带动升降组件做升降运动时,会带动联动组件内的承压部一同运动,进而带动联动部内的可调节式支撑件沿着弧形导轨旋转移动的角度,同时能够带动限位组件将承压部和可调节式支撑件的位置固定,增加了可调节式支撑件对提供给骨架的支撑力,降低了骨架折断的几率和风险。

    一种湿地沉积物深层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41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136882.9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地沉积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地沉积物深层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壁设置有立杆,且立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壁设置有驱动件一,且驱动件一的驱动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贯穿固定设置有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外壁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通气端通过连通管和取样筒相连通,所述安装座的外壁开设有和取样筒相配合的固定口,且安装座外壁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浮块,还包括: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设置于取样筒中,用于将沉积物收集至取样筒中;行进机构。本发明有效避免其他深度的沉积物进入取样筒中,有效实现了定深定点取样,使用效果更佳。

    在植物根系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生态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953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751650.3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昆明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7/06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石裸露边坡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在植物根系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生态边坡稳定性的方法,所述在植物根系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生态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表球囊霉采用三叶草扩繁后,去除地上和表层部分,将含有丛枝菌根真菌孢子、菌丝的混合物作为接种菌剂;在土质边坡上种植刺槐幼苗,然后在幼苗根部接种菌剂。本发明用植物等生物修复技术对边坡进行治理,不但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生物活性,还具有费用低,环境影响小,操作简单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