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9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685425.0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雷击作用下避雷器阀片压敏特性测评系统及方法,属于避雷器性能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试验箱内设置有避雷器阀片,阀片上下有两个金属电极;多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端连接到金属电极一上,金属电极二与接地装置连接;试验箱内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测得试验的温湿度情况;电流传感器套在电流注入引线上,测量多冲击电流的幅值和多冲击电流波形达到最大值的时间;高压探头的两输入端分别与金属电极一、金属电极二连接,测量避雷器阀片的过电压幅值;结合测得的数据,计算避雷器阀片压敏特性评判因子,对避雷器压敏特性进行评价。本发明实现了对多冲击电流波形的准确控制,提高了多重雷击作用下避雷器阀片压敏特性测评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87767.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雷电冲击速率识别雷击故障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制造和继电保护领域。本发明为在OPGW上施加持续的偏振光信号,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采集雷击后输电线路站端突变光信号数据,利用向后差分计算提取极值点,将其与幅值整定值进行比较;若大于幅值整定值,则判断为雷击反击;若小于幅值整定值,则根据第2极值点与第3极值点进行直线拟合,计算出拟合直线斜率来量化表现雷电冲击速率,将直线斜率的绝对值与斜率整定值进行比较,若大于斜率整定值,则判断为绕击故障;若小于斜率整定值,则判断为普通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87767.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雷电冲击速率识别雷击故障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制造和继电保护领域。本发明为在OPGW上施加持续的偏振光信号,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采集雷击后输电线路站端突变光信号数据,利用向后差分计算提取极值点,将其与幅值整定值进行比较;若大于幅值整定值,则判断为雷击反击;若小于幅值整定值,则根据第2极值点与第3极值点进行直线拟合,计算出拟合直线斜率来量化表现雷电冲击速率,将直线斜率的绝对值与斜率整定值进行比较,若大于斜率整定值,则判断为绕击故障;若小于斜率整定值,则判断为普通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515776.8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回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方法,属于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制造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当雷击输电线路形成故障时,截取各回线路在继电保护装置启动后的各相故障录波数据;取各回线路数据窗内各相的数值最大值为各相的第一记录值;取各相数值最大值之后该数值最大值的30%为各相的第二记录值;取各相的第一记录值与第二记录值之差的单位阶跃函数;对各回各相的单位阶跃函数值进行逻辑运算;通过逻辑运算结果对雷电绕击与反击进行判别并输出判别结果:判断并输出雷击位置;本发明可运用于多回多等级输电线路的雷击类型判别,其物理概念直观清晰,实现方法简单,能广泛运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工作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6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496338.1
申请日:2022-11-2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多重雷击的冲击电流发生器,属于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电路拓扑结构由可纵向堆叠的脉冲模块、充电模块、闭锁模块、可横向堆叠的脉冲模块以及被试负载模块组成。其基本原理为:由可纵向堆叠的脉冲模块用来控制不同等级的雷电流幅值所需的充电电压,可横向堆叠的脉冲模块控制不同重数的雷电流数量。利用可纵向堆叠的脉冲模块或可横向堆叠的脉冲模块中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与反并联的二极管切换多重雷击的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充电及放电的回路,能够有效缩短放电回路中开关分、合等状态的动作时间;提高了多重雷击的冲击电流发生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电流发生器产生的冲击电流与实际的多重雷电流波形更接近。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04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20281.4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智能制造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的识别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直流线路出现雷击故障后电路正负极的电流行波信号和电压行波信号;提取所述电流行波信号中的电流突变量,以及所述电压行波信号中的电压突变量;当所述电压突变量大于零且所述电流突变量小于零时,判断为雷电反击故障;否则,判断为雷电绕击故障。旨在解决在如何雷击故障后精确地判别出是绕击还是反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50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86723.7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短时窗斜率单调性的多重雷击判别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步骤:当被保护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产生故障时,选取雷击故障相电流波形的突变量;对所选取的突变量的上升沿处进行微分计算,求取相电流的短时窗斜率;判断各个时窗斜率的单调性;若短时窗斜率值满足单调变化,则判断为单次雷击;若短时窗斜率值满足存在非单调点,则判断该点为后续雷击注入时刻;统计录波时窗内所有非单调点个数记为n,得出在该段录波时窗内发生n+1重雷击。本发明大量不同幅值的雷电流与不同雷击时刻的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且可靠,其物理概念直观清晰,实现方法简单,可广泛运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具有判断准确率高、速度快、适应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30161.X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识别的可拓融合方法。本发明包括:确定雷击输电线路的物元三要素;建立描述输电线路雷击类型、待定输电线路雷击状态的物元模型;计算可拓理论关联函数;确定关于物元模型各特征的权重系数;确定物元模型的关联置信度以及与雷击类型识别判据的关系;当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故障时,采集故障后的零序电流以及三相电流信号;对三相电流行波极性、三相电流行波幅值以及零序电流行波幅值进行提取,带入物元模型,计算关联置信度;判断输电线路雷击类型。本发明以可拓学理论为基础,将用极性识别雷击类型以及用幅值识别雷击类型两个方法进行可拓融合,使雷击类型判别的准确性提高,也使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可靠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673923.3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雷击波形参数辨识方法,属于高压电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对波形进行多重小波变换,获的多层分解系数,再获取波形的极性,其次获取波形的个数,为N,然后截取N个脉冲数的波形,最后获取D个脉冲数的波前时间Tf、波尾时间Tr和波形直接的间隔时间TI。本发明解决了多重雷击波形自动识别问题,不仅准确,而且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08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47553.X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行波录波一体化设备的多重雷击识别方法,属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制造与继电保护领域。本发明包括步骤: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记录两端首波头波到时差及雷击点位置;检测两端后续信号具有时间关联性的异常波头,检验后续两端异常波头的衰减规律,判断是否为后续放电;累计后续放电次数并继续检测,出现异常波头则继续检测两端后续信号具有时间关联性的异常波头;无异常波头后输出雷击次数;本发明利用输电线路双端的行波和录波数据分析,根据后续放电波头到达双端检测点处时在时间上体现的关联性以及衰减的规律性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大量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且可靠,可广泛运用于输电线路的雷击识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