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13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436166.7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异构分类器集成的烟叶分级方法,属于烟叶分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烟叶等级特征样本数据库,采集在烟叶实收过程中提取得到的各个等级的烟叶特征值。然后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箱线图对每个等级烟叶各个特征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找出异常值并去除。再搭建出多异构分类器集成框架,使用CatBoost、朴素贝叶斯、极端随机树和线性判别分析作为基分类器,CatBoost作为元分类器,对烟叶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学习。最后在集成框架中引入网格搜索法和k折交叉验证法对其进行调参,寻求最佳的组合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4335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21446.6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50 , G06T7/90 , G06T7/60 , G06T3/40 , G06N3/082 , G06N3/048 , G06V10/762 , G06N3/088 , G06N3/0464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叶物理指标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监督深度估计的初烤烟褶皱度测量方法,本发明首先将初烤烟在烘烤后发生的叶面皱缩形态定义为“初烤烟褶皱度”,并将初烤烟褶皱度的评定参数设定为表面像素算术平均偏差Ra、表面像素最大差值Rz,同时构建由云南省烟叶分级专家根据初烤烟褶皱度进行部位区分包含上、中、下(B、C、X)三个部位烟叶的样本数据集,并用工业相机获取初烤烟褶皱度等级样本的正面局部图像,将初烤烟的局部图像用无监督深度估计的方法进行处理,再用Roberts算子提取深度图中的初烤烟褶皱纹理得到初烤烟褶皱纹理图,最后采用Birch算法对初烤烟褶皱度进行聚类,根据初烤烟褶皱度这一要素对烟叶进行部位区分。
-
公开(公告)号:CN115752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34977.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策略狼群算法ELM的烟叶动态称重方法,通过多策略狼群算法(Multi‑StrategyWolfPackAlgorithm,MWPA)改进ELM神经网络预测烟叶动态重量,该方法包括:采集烟叶重量数据和影响因子数据;对数据预处理;将预处理数据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应用多策略的WPA算法对ELM模型的参数寻优;使用训练集对MWPA‑ELM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烟叶动态称重预测模型。与传统动态称重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精度高、学习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6327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06945.9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烟叶颜色空间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采集烟叶设备进行标定,实现采集图像在多台设备上的一致性;采集烟叶图像并进行背景处理、提取与烟叶相关颜色,形成专有烟叶颜色空间;将专有烟叶颜色空间进行区域划分;采用边界扩容的方法,从而消除边界效应;依据国标对已划分烟叶颜色空间进行编码:柠檬黄(L)、橘黄(F)、棕红(R)、青黄(GY)、青杂色(K)、烟叶主叶脉颜色(0)、非烟叶颜色(1);该发明把三维颜色空间通过编码降至一维,为颜色信息在烟叶分级等领域的应用带来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8628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26043.5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专家先验的烤烟部位区分方法,融合专家先验知识制作得到单要素烤烟样本;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分析烤烟正反面图像,获取烤烟叶尖夹角、长度、宽度、皱缩度、主脉面积和主脉长度等烤烟单要素信息;结合已知单要素信息计算得到烤烟长宽比、卷曲度和主脉粗细度等烤烟单要素信息;根据融合专家先验的单要素烤烟样本中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三种烤烟单要素特征不同的特点,定义每个烤烟单要素的阈值区间,规定各个烤烟单要素对于烤烟部位区分的规则;针对各个烤烟单要素对烤烟部位区分影响程度和方式,制定部位区分流程中各个烤烟单要素的排列顺序;本发明按照排列顺序分析烤烟单要素,完成对烤烟部位的区分。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9243.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Inventor: 陈丹 , 孙浩巍 , 陈海涛 , 张晓伟 , 刘凯 , 陈伟 , 王春琼 , 杨万龙 , 张轲 , 龙杰 , 卜令铎 , 赵高坤 , 贺晓辉 , 蔡洁云 , 邓惠敏 , 张威 , 何声宝 , 刘子仪 , 王书奇 , 张菁 , 周文 , 刘路路 , 周锦龙 , 王荣浩 , 仇京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雪茄烟叶关键香气成分的检测方法,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感官评价创建发酵雪茄烟叶香气描述词,确定描述性词汇,品评人员进行评价;(2)二氯甲烷溶剂萃取,结合SAFE溶剂辅助分子蒸馏,提取发酵雪茄烟叶挥发性成分:(3)采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GC‑O‑MS),结合香气梯度稀释法(AEDA)、香气活力值(OAV)分析确定发酵雪茄烟叶香气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本方法对发酵雪茄烟叶香气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出发酵雪茄烟叶的关键香气物质,建立通用可靠和高灵敏度的发酵雪茄烟叶关键香气成分测定方法,可用于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发酵雪茄烟叶样品的测定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1084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911368475.5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环境的雪茄烟茄衣烟叶自动发酵装置,属于茄衣烟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设备控制室和旋转压力舱;设备控制室上设有设备控制面板,设备控制室的内部设有与旋转压力舱相连通的环境模拟模块,旋转压力舱上设有旋转驱动模块,环境模拟模块和旋转驱动模块与设备控制面板电连接。该装置可实现雪茄烟茄衣的自动发酵,能够把雪茄烟茄衣烟叶的自然发酵工艺集中在自动化设备中进行,实现发酵的精准控制;还可通过自动化设备使用实现发酵工艺的改良和对发酵良好优质生态环境的模仿,达到发酵制作出高质量的雪茄烟茄衣烟叶,有效提高了发酵茄衣烟叶产出的优等品率及发酵的可控性,同时减少了自然环境发酵的时间,可行性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95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1529358.5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快速检测烟草中己唑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巯基β‑环糊精改性银纳米拉曼散射增强剂的制备、超疏水薄膜基板的制备、己唑醇SERS特征峰的确定、卷烟样品中己唑醇SERS测定。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巯基β‑环糊精改性银纳米材料作为拉曼散射增强剂,使己唑醇分子能够很容易地进入热点区域,进而能够大幅度的增强分子的拉曼信号,实现己唑醇高灵敏检测,检出限达0.01mg/kg,通过Fe3O4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能够消除大部分基体的干扰,使烟草样品测定己唑醇SERS检测灵敏度达0.5mg/kg。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788086.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烟叶中山奈酚和槲皮素的传感器,传感器为IQBA‑Yb。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甲基中间物的合成、4,4'‑(异喹啉‑5,8‑二基)二苯甲酸的合成、IQBA‑Yb的合成。克服现有技术中镧系元素发光金属有机框架(Ln‑MOFs)的f‑f电子瞬变阻力大,Ln3+离子的摩尔吸收系数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517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4969.6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电子烟液中烟碱异构体的方法,属于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还原性的D‑半胱氨酸碳点(D‑C‑CDs)制备金纳米酶(D‑C‑CDs/AuNPs),其同时具备氧化酶催化活性和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可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转变为氧化型TMB(oxTMB),并增强oxTMB的拉曼信号。相较于S‑(‑)‑烟碱,R‑(+)‑烟碱与纳米酶之间的吸附作用更强,导致R‑(+)‑烟碱会显著抑制D‑C‑CDs/AuNPs氧化酶催化活性,从而进一步导致拉曼信号的猝灭。基于此,研究建立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电子烟液中R‑(+)‑烟碱的快速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1mg/L。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共存物质,对方法几乎无干扰作用,且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YC/T561‑2018行业标准测定的结果较为一致。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