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2019232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66802.0

    申请日:2010-11-29

    Abstract: 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在铜钼矿浮选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使用方法如下:将含铜和/或钼的硫化矿石破碎磨细,加水至矿浆含固体重量30~35%,添加活化剂硫化钠300~500克/吨原矿,抑制剂水玻璃1000~1800克/吨原矿,并添加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捕收剂10~20克/吨原矿,经过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和三次精选,获得铜精矿。与现有捕收剂相比有如下特点:该捕收剂不堵管道,操作方便;在碱性介质中实现铜、钼硫化矿浮选,适应性强。用量少,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在选矿厂推广使用;采用本发明的捕收剂,浮选铜、钼硫化矿时铜、钼硫化矿的金属回收率提高。

    一种高含泥氧化矿分级浸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7917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88598.3

    申请日:2010-0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特殊开采领域,涉及一种含泥量高的氧化铜矿的浸出方法。本发明在矿石破碎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洗矿、螺旋分级手段,将矿石按颗粒大小进行分级,不同粒度的矿石采用不同的浸出工艺;通过破碎、水洗与分级,将矿石分成块状矿、粉状矿与泥质矿,分别通过皮带、装载机与管道送到堆浸、槽浸与搅拌浸出工段,矿石破碎系统采用二段开路或闭路进行粗碎与细碎,使矿石颗粒由原矿的-500mm破碎到-30mm;+5mm的块状矿采用堆浸工艺浸出,1~5mm的粉状矿采用槽浸方式浸出,-1mm的泥质矿浆进入搅拌浸出系统来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矿石含泥量高而造成的堆场板结问题,并且粉状矿与泥质矿石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资源利用率高。该方法解决了高含泥氧化铜矿难处理的问题。

    泥、铁、钙、镁高含量氧化铜矿的综合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474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18392.8

    申请日:2009-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铁、钙、镁高含量氧化铜矿的综合处理方法,包括洗矿,酸堆浸和酸搅浸,其中洗矿经过下列步骤:A、将块粉混合矿通过一级洗矿除泥,经筛分得洗净的+5mm以上的块粒矿和-5mm以下的夹泥矿;B、将洗净的+5mm以上的块粒矿送堆浸场;而-5mm以下的夹泥矿再进行二次洗涤,经筛分得+1~-5mm的砂矿和-1mm以下的泥矿;C、将+1~-5mm的砂矿送堆浸场;而-1mm以下的泥矿送搅浸工序。既省去了能耗较高的磨矿设备,又能充分发挥堆浸和搅浸各自的选矿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块、粉混合的氧化铜无法浸出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不向外排放任何污染液,有利于保护生产和周边环境。

    高铁低铜料液萃取-电积金属铜过程的除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6369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67562.3

    申请日:2012-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低铜料液萃取-电积金属铜过程的除铁方法,它包括硫酸堆浸及搅拌浸出步骤,对浸出液进行萃取铜的步骤,其特征在于萃取铜后余下的负载有机相经过下列处理:在负载有机相中加入硫酸含量为8~10g/l的洗涤液,搅拌混合至洗涤液中的铁离子含量低于0.5g/l时,得到去除铁离子的负载有机相;按电尾液:去除铁离子的负载有机相=1:2~3体积比,将负载有机相,用含180~200g/l硫酸的电尾液进行反萃取,使铜离子富集到反萃液中生产电积铜,余液为含萃取剂的再生有机相,送一次萃取工序进行萃取铜。使铁离子含量降低了10倍以上,同时钙、镁等杂质也被洗涤脱除,提高了电铜质量,确保阴极铜不再挂耳脱落,杜绝电积槽体损坏产生的漏液、漏电隐患,不外排洗涤液,有利于环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