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61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57603.3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基因工程和食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表面展示酚酸脱羧酶的重组毕赤酵母以及它的构建方法与用途。本发明所述的表面展示酚酸脱羧酶的重组毕赤酵母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3253。本发明所述的表面展示酚酸脱羧酶的重组毕赤酵母能够高效地将羟基肉桂酸脱去羧基,生成乙烯基衍生物,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可用于制备用于催化羟基肉桂酸转化成乙烯基衍生物的全细胞催化剂。本发明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可以对酚酸脱羧酶进行高效固定与重复使用,解决了生物酶法催化剂制备乙烯基衍生物过程中存在的酚酸脱羧酶不稳定与低催化活性的问题,具有良好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31828.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开平牵牛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点突变的α‑葡萄糖苷酶。本发明所述定点突变的α‑葡萄糖苷酶是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α‑葡萄糖苷酶中制造两个氨基酸取代而产生的;所述的氨基酸取代是第120位和第215位的取代。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定点突变的α‑葡萄糖苷酶在制备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定点突变的α‑葡萄糖苷酶能够降低合成AA‑2G时副产物AA‑6G的含量,且提高了AA‑2G产量,其他酶学性质与野生型酶基本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93016.3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州市食品检验所(广州市酒类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微滴数字PCR引物组、探针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引物组和探针,其具有:如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保障性检验及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检验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231828.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开平牵牛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点突变的α‑葡萄糖苷酶。本发明所述定点突变的α‑葡萄糖苷酶是在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α‑葡萄糖苷酶中制造两个氨基酸取代而产生的;所述的氨基酸取代是第120位和第215位的取代。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定点突变的α‑葡萄糖苷酶在制备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定点突变的α‑葡萄糖苷酶能够降低合成AA‑2G时副产物AA‑6G的含量,且提高了AA‑2G产量,其他酶学性质与野生型酶基本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599433.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K1/14 , C07H17/065 , C07H1/00 , C07D311/60 , C12N9/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色苷探针及其应用,属于化学生物学活性靶标蛋白钓取的技术领域。所述花色苷探针具有式1所示结构,本发明首次提出花色苷可以作为生物探针钓取靶标蛋白。所述花色苷探针通过与胰岛素降解酶IDE或锌离子转运蛋白ZIP14中的半胱氨酸特异性结合,高效的、稳定的实现了靶标蛋白的钓取。#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731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26638.2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定点突变的蔗糖磷酸化酶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定点突变的蔗糖磷酸化酶,由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蔗糖磷酸化酶(BiSPase)中制造点突变获得,所述点突变的突变位点是选自:第141位和/或第197位。优选地,其所述第141位的点突变为苏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所述第197位的点突变为甘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本发明所提供的蔗糖磷酸化酶变体酶的催化效率明显提高,从而可以提高L‑抗坏血酸葡萄糖苷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蔗糖磷酸化酶部分受体特异性低、酶活低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