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7613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1004889.1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循环自净繁殖和养殖蛙的装置和应用。该装置包括蛙养殖缸、蛙‑蝌蚪两用养殖缸和过滤缸;蛙养殖缸和蛙‑蝌蚪两用养殖缸分别与过滤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在同一水体上,在不同的缸,同时和分别繁殖和养殖蝌蚪、幼蛙和成蛙。同等的养殖数量,与常规养殖相比,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单换水及水体清洁一项,一个月就节省人力成本90%,节省用水量及成本90%,大大减少养殖废水对环境可能影响和污染。该装置养殖蝌蚪存活率高于目前常规分缸养殖方法的30%以上,且蝌蚪平均变态率(变成幼蛙)比目前方法平均缩短7天左右,大大提高养殖蛙的扩繁率,及节省了养殖成本。因此,该装置能用于规模化养殖蛙。
-
公开(公告)号:CN10574848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88422.5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555 , A61P25/00 , A61P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亚铁原卟啉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现有药物亚铁原卟啉的新用途,应用于制备抢救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药物,其可增加携氧能力,降低中毒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增加救援等待时间。本发明关于亚铁原卟啉的用途还包括对潜在高危一氧化碳中毒人群的预防保护作用。亚铁原卟啉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方面的药物,使用方法方便快捷,例如:患者自行服用、院前急救中使用。其能够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55761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04889.1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A01K63/00 , A01K61/00 , A01K63/04 , A01K63/042 , A01K63/045 , A01K63/06 , A01K63/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循环自净繁殖和养殖蛙的装置和应用。该装置包括蛙养殖缸、蛙-蝌蚪两用养殖缸和过滤缸;蛙养殖缸和蛙-蝌蚪两用养殖缸分别与过滤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在同一水体上,在不同的缸,同时和分别繁殖和养殖蝌蚪、幼蛙和成蛙。同等的养殖数量,与常规养殖相比,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单换水及水体清洁一项,一个月就节省人力成本90%,节省用水量及成本90%,大大减少养殖废水对环境可能影响和污染。该装置养殖蝌蚪存活率高于目前常规分缸养殖方法的30%以上,且蝌蚪平均变态率(变成幼蛙)比目前方法平均缩短7天左右,大大提高养殖蛙的扩繁率,及节省了养殖成本。因此,该装置能用于规模化养殖蛙。
-
公开(公告)号:CN205250140U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21112382.3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循环自净繁殖和养殖蛙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蛙养殖缸、蛙-蝌蚪两用养殖缸和过滤缸;蛙养殖缸和蛙-蝌蚪两用养殖缸分别与过滤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在同一水体上,在不同的缸,同时和分别繁殖和养殖蝌蚪、幼蛙和成蛙。同等的养殖数量,与常规养殖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单换水及水体清洁一项,一个月就节省人力成本90%,节省用水量及成本90%,大大减少养殖废水对环境可能影响和污染。该装置养殖蝌蚪存活率高于目前常规分缸养殖方法的30%以上,且蝌蚪平均变态率(变成幼蛙)比目前方法平均缩短7天左右,大大提高养殖蛙的扩繁率,及节省了养殖成本。因此,该装置能用于规模化养殖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