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89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11164.2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有研新能源材料(江西)有限公司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G53/44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熔点复合锂盐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将第一锂源、第二锂源、掺杂剂进行配料混合,然后成型、熔炼得到熔体,将熔体进行气雾化,得到低熔点复合锂盐粉末。本发明优选了各锂盐的最佳配比,加入一定量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通过熔化‑气雾化法技术制备低熔点复合锂盐,可将不同的锂盐以及掺杂原料充分混合,达到分子级的均匀度,更加有利于配锂后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的进行,获得结构更加均一、性能更加优异的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3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290622.3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特征参数充电预警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及充电预警方法。锂离子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壳,模组壳内以串联方式并排嵌装多个电芯,其中至少一电芯作为预警监测电芯而其余作为常规电芯。预警监测电芯包括矩形体状电芯外壳,电芯外壳内设有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正极、负极伸出电芯外壳的部分分别作为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电芯外壳的侧壁和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的侧壁上设有热敏电阻。电芯外壳的侧壁上设有鼓胀感应器。电芯外壳内填充有特征固体材料,电芯外壳的泄压阀阀口上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本发明可对锂离子电池模组在充电过程中是否发生热失控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预警简单、实用且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1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0485910.9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85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微短路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待检测电池进行外部加压,获取所述待检测电池的电流结果,所述待检测电池为满电状态;根据所述电流结果,获取对应的电池自放电数据,以根据所述电池自放电数据获取所述待检测电池的微短路现象。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电池表面进行加压,既能还原电池实际使用状态,还能对电池微短路启到加速作用,使得检测电池微短路情况时,还能检测电池微短路过程,从而分析测试电流结果,得到更为准确的电池微短路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39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21794.0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835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微/短路信号识别预警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可以对电池微/短路信号进行准确识别;不仅可以线下进行识别,也可以进行在线识别微/短路信号,提高了电池短路信号的识别时效性;另外,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进一步明确特定的DOD区间,比较待测电池开路电压和标准电池电压,实时通过比较值判断待测电池是否出现异常电压,准确高效。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该方法可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在线检测串并电池微短路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30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05397.5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美 , 方彦彦 , 沈雪玲 , 王晓丹 , 李晓兵 , 李晓萍 , 王泽 , 袁敏娟 , 严细峰 , 王喆 , 唐玲 , 云凤玲 , 崔义 , 张杭 , 闫坤 , 张向军 , 王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孔隙率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1)测取隔膜的质量m和表观体积V表观;2)采用气体置换方法测试所述隔膜的真密度ρ,根据公式V真=m/ρ得到所述隔膜的真体积V真;3)根据公式:计算隔膜孔隙率。本发明所提供的测试隔膜孔隙率的方法测试结果准确、过程简单,成本低和运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92542.8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泽 , 方彦彦 , 沈雪玲 , 袁敏娟 , 严细峰 , 李晓兵 , 刘美 , 王晓丹 , 李晓萍 , 王喆 , 唐玲 , 云凤玲 , 崔义 , 张杭 , 闫坤 , 张向军 , 王琳
IPC: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高分子微孔薄膜材料的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材料截面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薄膜材料截面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使用氩离子抛光的方式制取膜材料截面样品,最大限度减少了机械形变,截面平整度高,能尽量保持微孔结构的原始形态;并在氩离子抛光过程中使用导电性的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固定薄膜样品,避免了卷曲、毛边等影响抛光质量的因素,且不使用液态药品,对薄膜样品表面的沾染很少,避免了使用液体药品对膜材料表面的潜在影响,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样品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3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40027.4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00 , G01N21/3504 , G01R31/385 , G01R31/37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尾气的分析装置及方法。动力电池热失控尾气的分析装置包括防爆间以及分析仪;动力电池置于防爆间内,在动力电池的至少一侧可移动地设置有加热装置;分析仪通过管路组件与防爆间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尾气的分析装置通过在防爆间内设置可相对于动力电池移动的加热装置,能保证加热装置在不同的位置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进而能够对不同尺寸、不同容量和不同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进行不同程度的加热。通过管路组件将防爆间与分析仪连通,能够保证分析仪实时对动力电池热失控后的尾气进行分析。同时,该分析装置还具有试验方法覆盖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2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69187.1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振动测试夹具,包括底座和压板,底座的顶部设有夹装平台,夹装平台和压板之间形成用于夹装电池包的夹装空间;压板的边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夹装平台与第一通孔相对应设有多个螺纹孔,压紧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压紧螺栓的另一端设有压紧螺帽。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振动测试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电池包牢固夹紧与压板和夹装平台之间,为电池包振动测试提供了一种专业、可靠的夹具。
-
公开(公告)号:CN1110251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415064.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96 ,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锂离子电池单体(模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最大允许功率快速检测的方法,包括:根据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特性,建立电池简化物理模型,并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欧姆内阻和过程极化电压;利用电池简化物理模型,以荷电状态和欧姆内阻为初始条件,联立状态方程组并求解,并通过实际试验验证调整,实现锂离子电池最大功率状态的快速测量;克服最大允许充放电功率测量受工况、温度、荷电状态及衰减等因素的耦合制约的难题,保证了测量的速度及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13429.7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46 , H01M4/38 , H01M4/36 , H01M4/139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刻蚀法制备的硅基合金材料,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硅基合金材料,以金属掺杂的硅铝多元合金材料为制备原料,采用刻蚀的方式进行制备,该方法基于硅、铝与其他金属比较容易互溶或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熔炼或粉末冶金等方法形成SiAlX三元或多元合金;并以此通过酸或碱进行刻蚀铝硅合金,以去除铝硅多元合金中全部或部分铝,得到硅基合金材料。本发明所得到的硅基合金材料具有高容量、长寿命、高导电性特点,可直接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也可进一步与碳或其他材料复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同时也可应用于电子、半导体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