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5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166345.4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今村悠司
IPC: B21J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锻造用模具。锻造用模具(10)具有下模(18)和上模(20)。下模(18)通过固定部件(161)被固定于下侧保持架(141)。下模(18)具有第一成型面(221)、第一凹状成型部(281)、第一保持面(241)和侧面(321),其中,第一凹状成型部相对于第一成型面凹进;第一保持面与下侧保持架抵接;侧面连接第一成型面的外缘部与第一保持面的外缘部。在下模的侧面具有第一侧面部(341)和第二侧面部(342),其中,第一侧面部与第一成型面的外缘部相连;第二侧面部与第一保持面的外缘部相连。下模的侧面具有相对于第一侧面部及第二侧面部在水平方向上凹进的第一固定用槽部(301)。在第一固定用槽部卡合有固定于下侧保持架的固定部件。据此,至少能够提高第一模的刚性,能够使成型面中的凹状成型部形成得较宽。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60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31748.4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造装置,其具有包括下模(30)的预成形模具组件。下模(30)具有第一顶出针和第二顶出针(52a、52b),这些顶出针(52a、52b)布置在放置预成形品(12)的纵向端面(12a、12b)的位置中。传送机构(32)具有用于保持预成形品(12)的各个端部的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48a、48b)。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48a、48b)各自具有限定有凹部(66)的指状物(58)。预成形品(12)的由第一顶出针和第二顶出针(52a、52b)支撑的端部分别进入凹部(66)中。各个凹部(66)将支撑部(62)的远端部分成两个支撑齿(68a、68b)。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48a、48b)还各自具有用于沿压缩预成形品(12)的方向按压预成形品(12)的按压部(60)。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605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10531748.4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造装置,其具有包括下模(30)的预成形模具组件。下模(30)具有第一顶出针和第二顶出针(52a、52b),这些顶出针(52a、52b)布置在放置预成形品(12)的纵向端面(12a、12b)的位置中。传送机构(32)具有用于保持预成形品(12)的各个端部的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48a、48b)。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48a、48b)各自具有限定有凹部(66)的指状物(58)。预成形品(12)的由第一顶出针和第二顶出针(52a、52b)支撑的端部分别进入凹部(66)中。各个凹部(66)将支撑部(62)的远端部分成两个支撑齿(68a、68b)。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48a、48b)还各自具有用于沿压缩预成形品(12)的方向按压预成形品(12)的按压部(60)。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613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514110.X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装置。该锻造装置允许锻件(14)容易地从模具组件(30)分离。通常是压缩模具组件的模具组件(30)具有下模(32)和上模(34)。下模(32)具有第一脱模机构(40a、40b),该第一脱模机构包括保持在第一脱模销(42a至42g)上的相应第一桥接板(44a、44b)。当提升第一脱模销(42a至42g)时,第一桥接板(44a、44b)与第一脱模销(42a至42g)一致地提升。锻件(14)由第一桥接板(44a、44b)的第一支撑指状物(48a至48g)和保持指状物(64a、64b)向上推动,因此,锻件(14)从下模(32)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55061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14110.X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装置。该锻造装置允许锻件(14)容易地从模具组件(30)分离。通常是压缩模具组件的模具组件(30)具有下模(32)和上模(34)。下模(32)具有第一脱模机构(40a、40b),该第一脱模机构包括保持在第一脱模销(42a至42g)上的相应第一桥接板(44a、44b)。当提升第一脱模销(42a至42g)时,第一桥接板(44a、44b)与第一脱模销(42a至42g)一致地提升。锻件(14)由第一桥接板(44a、44b)的第一支撑指状物(48a至48g)和保持指状物(64a、64b)向上推动,因此,锻件(14)从下模(32)分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