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6149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520150.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在壳的厚度尺寸薄的情况、或支撑于旋转轴的齿轮的直径尺寸大的情况下,也能避免对轴承赋予的预压增大的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中空的旋转轴(20);第一壳(12),经由第一轴承(32)支撑旋转轴(20)的其中一个端部(20a);第二壳(13),经由第二轴承(33)支撑旋转轴(20)的另一个端部(20b);轴构件(40),设置于旋转轴(20)的内侧;第一固定件(42),将轴构件(40)的其中一个端部(40a)固定于第一壳(12);及第二固定件(43),将轴构件(40)的另一个端部(40b)固定于第二壳(13)。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2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151266.9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的润滑机构,即使壳体内的油的油面向前后和左右倾斜也能可靠地防止向油泵吸入空气,而无需设置大的设置空间。马达驱动单元的润滑机构通过油泵将容纳马达的马达室(S1)和容纳减速器的减速器室(S2)各自的底部所积存的润滑用油吸入并升压,并向各部供给升压后的油,该马达驱动单元的润滑机构中,在马达室的一端部外周设置有借助于致动器(19)旋转的圆环状的旋转部件(8),并设有将分别开口于马达室和减速器室各自的底部的吸入口(2b、2c)有选择地连接到油泵的切换阀(20),在旋转部件的外周,形成有连通槽(8a),马达室侧的吸入口始终在该连通槽处开口,并在该旋转部件上形成有使连通槽与马达室连通的连通孔(8b)。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69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503244.4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IPC: F16H1/24 , F16H57/023 , H02K7/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驱动装置(100),具有:电动机(1),具有以上下方向的第1轴线(CL1)为中心旋转的转子(11)、第1旋转轴(13),沿第1轴线(CL1)延伸,在前端部具有第1齿轮(14),并能够与转子(11)一体旋转、左右一对第2旋转轴(21),分别沿上下方向的第2轴线(CL2)在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地竖立设置,分别在前端部具有与第1齿轮(14)啮合的第2齿轮(22),并一体地设有蜗杆齿轮(23)、左右一对蜗轮(31),分别与左右一对蜗杆齿轮(23)啮合,能够以左右方向的第3轴线(CL3)为中心旋转;以及左右一对驱动轴(45),分别被输入来自左右一对蜗轮(31)的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989063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5891.0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其能够实现具有电动机的车辆的低重心化,且能够确保前舱上部的容积较大。车辆(3)中,电动机(300)的至少一部分以沿铅直方向观察时与配置在所述第1旋转要素和所述一个车轮(LWf)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第2动力传递部件(501)、配置在所述第3旋转要素与所述另一个车轮(RWf)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第3动力传递部件(502)、或所述差动机构(400)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2动力传递部件(501)、所述第3动力传递部件(502)或所述差动机构(400)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986305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80065820.0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其能够实现具有电动机的车辆的低重心化,且能够确保前舱上部侧的容积较大,且能够实现碰撞行程的增加以及对乘员空间的保护。车辆(3)中,电动机(300)被配置成,电动机(300)的转子的旋转轴线(303)相对于配置在第1旋转要素与一个车轮(LWf)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第2动力传递部件(501)、配置在第3旋转要素与另一个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第3动力传递部件、或差动机构(400),位于相对于前后方向中央而言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210958053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343536.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的冷却装置,能够在旋转电机(3)中,对定子(13)进行冷却,旋转电机(3)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驱动轴(11)、转子(12)及定子(13),冷却装置包括:从动齿轮(22),以在旋转电机(3)的侧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21)为中心而旋转自如地设置,且以局部覆盖绕组(13b)的方式而配置;以及冷却液供给部件(5)及冷却液供给部件(6),用于自从动齿轮(22)的上方,将冷却液供给向下方,在从动齿轮(22)形成有开口部(24a),开口部(24a)沿上下方向贯穿,能使从上方供给的冷却液自从动齿轮(22)的上表面侧通过到下表面侧。因此,能够适当地冷却定子的绕组。
-
公开(公告)号:CN210623527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398474.0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润滑油提供装置,能够对沿铅垂方向配置的旋转轴的上部的零件容易地提供润滑油。润滑油提供装置具备:搭载于车辆且在内部蓄积有润滑油的壳体;以及以铅垂方向的轴线(CL1、CL2)为中心可旋转地配置于壳体内的旋转轴(13、21)。在旋转轴(13、21)的内部压入有螺旋轴(51、52)。螺旋轴(51、52)具有:开口面(511b、521b),位于较润滑油的油面(OL1、OL2)更靠下方;孔部(511c、521c),从开口面(511b、521b)沿着轴线(CL1、CL2)穿设,在内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槽部(514、524);及油出口部(511a、521a),将伴随旋转轴(13、21)的旋转而沿着槽部(514、524)上升的润滑油排出至孔部(511c、521c)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21054380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984714.9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IPC: B01D4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器,其为能实现外形尺寸、特别是高度尺寸的小型化的结构,并且能充分发挥从油中分离空气的功能。分离器(1)包括:马达(40),对旋转体(30)赋予旋转力;及风扇(50),设置于旋转体(30)的外周且与所述旋转体(30)一体地旋转,所述分离器(1)构成为:利用由马达(40)所致的旋转体(30)及风扇(50)的旋转,从油流入口(21)流入的油通过旋转体(30)的内部而从油流出口(23)流出,并且从通过旋转体(30)的内部的油中分离的空气从空气流出口(22)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211809036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2295427.X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IPC: B60K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驱动轮单元安装结构,能够构成电动车辆而不会缩窄车内空间,而且,能够相对较容易地进行驱动轮单元相对于车辆本体的安装及拆卸作业。电动车辆(1)的驱动轮单元安装结构将驱动轮单元(5)安装于车辆本体(2),所述驱动轮单元(5)包括单个车轮(4)、及驱动车轮(4)旋转的马达(12),其中,马达(12)以其旋转轴(12a)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而配置,驱动轮单元(5)是从左右侧方分别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车辆本体(2)。
-
公开(公告)号:CN210502232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993900.9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德瑞·彼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简易结构对轴承在与箱装配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赋予预压的预压赋予装置及车辆驱动装置。预压赋予装置包括:旋转轴,具有输入力矩的力矩输入部;箱,收容旋转轴,并且具有旋转轴贯穿的侧壁(414);轴承(52),配置于箱的内部,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及预压赋予部,从箱的外侧对轴承(52)赋予预压。在侧壁(414)中,在旋转轴的周围沿轴向贯穿而穿设有螺纹孔(416),预压赋予部具有螺合于螺纹孔(416)并按压轴承(52)的螺纹构件(6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