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48386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580081764.0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B60K1/00 , B60K15/063 , B60K5/00 , B60K6/22 , B60K6/24 , B60K6/26 , B60L50/71 , H01M2/10 , H01M8/04 , B60K6/40
Abstract: 车辆(V)具备:车厢(IN);前室(FR);行李箱(LR);重量部,其包括驱动前轮(FW)的驱动部和向该驱动部供给燃料或电力的动力源中的至少一方;以及蓄电池单元(10),其向该驱动部供给电力。重量部具有第一重量部(W1)和第二重量部(W2),第一重量部(W1)和第二重量部(W2)中的至少一方包括驱动部。蓄电池单元(10)设置于车厢下方,第一重量部(W1)设置于前室(FR),第二重量部(W2)设置于行李箱(LR)下方。第二重量部(W2)的高度(H2)低于第一重量部(W1)的高度(H1)。
-
公开(公告)号:CN10281520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154767.0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7/16 , B60K15/0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20 , B60G2204/19 , B60K17/16 , B60K2015/03375 , B62D21/11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车辆碰撞时通过阻止壳体从后副车架脱离而能够防止燃料箱的损伤的差速装置及具备该差速装置的车辆。车辆(10)具备在车宽方向上与传动轴部(22)相邻配设的燃料箱(30)、与传动轴部(22)的后端连结的差速装置(24)。差速装置(24)具备:与传动轴部(22)的后端连结的差速齿轮(44);位于燃料箱(30)的车辆后方且收容差速齿轮(44)的壳体(46);固定在后副车架(32)上的托架构件(69);将壳体(46)与第一托架(70)紧固的多个螺栓(72);与螺栓(72)不同体地设置而将壳体(46)与第一托架(70)连结的支架构件(78)。
-
公开(公告)号:CN10281520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154767.0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7/16 , B60K15/0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20 , B60G2204/19 , B60K17/16 , B60K2015/03375 , B62D21/11 ,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车辆碰撞时通过阻止壳体从后副车架脱离而能够防止燃料箱的损伤的差速装置及具备该差速装置的车辆。车辆(10)具备在车宽方向上与传动轴部(22)相邻配设的燃料箱(30)、与传动轴部(22)的后端连结的差速装置(24)。差速装置(24)具备:与传动轴部(22)的后端连结的差速齿轮(44);位于燃料箱(30)的车辆后方且收容差速齿轮(44)的壳体(46);固定在后副车架(32)上的托架构件(69);将壳体(46)与第一托架(70)紧固的多个螺栓(72);与螺栓(72)不同体地设置而将壳体(46)与第一托架(70)连结的支架构件(78)。
-
公开(公告)号:CN10784838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80081764.0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B60K1/00 , B60K15/063 , B60K5/00 , B60K6/22 , B60K6/24 , B60K6/26 , B60L11/18 , H01M2/10 , H01M8/04 , B60K6/40
Abstract: 车辆(V)具备:车厢(IN);前室(FR);行李箱(LR);重量部,其包括驱动前轮(FW)的驱动部和向该驱动部供给燃料或电力的动力源中的至少一方;以及蓄电池单元(10),其向该驱动部供给电力。重量部具有第一重量部(W1)和第二重量部(W2),第一重量部(W1)和第二重量部(W2)中的至少一方包括驱动部。蓄电池单元(10)设置于车厢下方,第一重量部(W1)设置于前室(FR),第二重量部(W2)设置于行李箱(LR)下方。第二重量部(W2)的高度(H2)低于第一重量部(W1)的高度(H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