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循环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31140.4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进行内燃机的废热回收和蓄电池的温控两者的热循环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循环系统1,其具备:发动机冷却回路3,其中循环有与发动机2及其排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蓄电池冷却回路4,其中循环有与蓄电池81进行热交换的工作介质;及,朗肯循环回路5,其中循环有绝缘性的有机介质。在朗肯循环回路5的主循环流路50中,沿有机介质的流动方向,依序设置有:膨胀机55,其对有机介质进行减压;冷凝器56,其根据外部空气对有机介质进行冷却;第一泵51,其对有机介质进行压缩;冷却器52,其在有机介质与蓄电池81的工作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及,热交换器53和蒸发器54,其在有机介质与发动机2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热循环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72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0631147.6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循环系统,其能够回收发动机的废热,并能够有效地冷却发动机和蓄电池两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循环系统1,其具备:发动机2的冷却回路3;朗肯循环回路5,其中循环有绝缘性的有机介质;及,控制装置7。朗肯循环回路5,其具有冷凝器52、蒸发器56、压缩膨胀机51、第一泵53及蓄电池容器55。控制装置7,在内燃机2的冷却水温度比规定的可回收废热温度高且蓄电池81处于请求冷却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一泵53进行操作,使得有机介质按照第一泵53、蓄电池容器55、蒸发器56、压缩膨胀机51及冷凝器52的顺序循环,而使蓄电池81在蓄电池容器55内被有机介质的显热冷却,且冷却水在蒸发器56内被有机介质的潜热冷却。

    热循环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27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31147.6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循环系统,其能够回收发动机的废热,并能够有效地冷却发动机和蓄电池两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循环系统1,其具备:发动机2的冷却回路3;朗肯循环回路5,其中循环有绝缘性的有机介质;及,控制装置7。朗肯循环回路5,其具有冷凝器52、蒸发器56、压缩膨胀机51、第一泵53及蓄电池容器55。控制装置7,在内燃机2的冷却水温度比规定的可回收废热温度高且蓄电池81处于请求冷却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一泵53进行操作,使得有机介质按照第一泵53、蓄电池容器55、蒸发器56、压缩膨胀机51及冷凝器52的顺序循环,而使蓄电池81在蓄电池容器55内被有机介质的显热冷却,且冷却水在蒸发器56内被有机介质的潜热冷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