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9156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80012281.7

    申请日:2011-05-24

    Inventor: 市川修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2D25/14 B62D25/2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车身(11)的仪表板下面板(19)包括:将该车身划分为前和后的纵板状的划分板(41);和从该划分板的下端向后下方倾斜的倾斜板(43)。该划分板的后表面(19a)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强板(28)加强。该加强板在下端具有延长部(92)。该延长部从与该划分板和该倾斜板的折曲部(42)相比的上方,向该折曲部的后方延伸,并被接合在该倾斜板上。通过该延长部和该仪表板下面板构成有在车宽方向上细长的闭合截面体(93)。

    车身前部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75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855931.X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即使在将脆弱部设定在弯折点的车辆前方位置的情况下,也在窄幅偏置碰撞载荷的输入时使弯折点的变形量增大。车身前部构造具有:角撑板(14),其与各前侧车架(12)的车辆前方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结合;以及弯折点(22),其承受窄幅偏置碰撞载荷(F)而弯折,各前侧车架(12)包括:脆弱部(24),其设置在与弯折点(22)相比的车辆前方的外侧面;以及加强部件(32),其从车宽方向内侧对该脆弱部(24)进行加强,角撑板(14)具有设置在该角撑板(14)的车宽方向内侧并与脆弱部(24)相对的舌片(44)。

    车身前部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1892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80044163.4

    申请日:2011-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0R19/34 B62D21/152 B62D25/082 B62D25/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前侧车架(16)的前端部(16a)上包含有第一延伸部(41)的车身前部构造,该第一延伸部与侧支撑件(47)的后面(47b)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上,且沿着侧支撑件(47)的后面(47b)向下方延伸。在下支撑件(46)上具有以超过侧支撑件(47)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第一延伸部(41)的下方位置的第二延伸部(42)。结合部(49)将第一延伸部(41)的前面(41a)、第二延伸部(42)的上面(42a)、和侧支撑件(47)的外侧面(47a)这三个面结合而形成。结合部(49)将刚性比前侧车架(16)低的内侧以及外侧的冲击吸收部件(21、22)的配置区域S1划分出来。

    车身前部构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75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0855931.X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即使在将脆弱部设定在弯折点的车辆前方位置的情况下,也在窄幅偏置碰撞载荷的输入时使弯折点的变形量增大。车身前部构造具有:角撑板(14),其与各前侧车架(12)的车辆前方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面结合;以及弯折点(22),其承受窄幅偏置碰撞载荷(F)而弯折,各前侧车架(12)包括:脆弱部(24),其设置在与弯折点(22)相比的车辆前方的外侧面;以及加强部件(32),其从车宽方向内侧对该脆弱部(24)进行加强,角撑板(14)具有设置在该角撑板(14)的车宽方向内侧并与脆弱部(24)相对的舌片(44)。

    车身前部构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18925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80044163.4

    申请日:2011-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0R19/34 B62D21/152 B62D25/082 B62D25/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前侧车架(16)的前端部(16a)上包含有第一延伸部(41)的车身前部构造,该第一延伸部与侧支撑件(47)的后面(47b)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同一位置上,且沿着侧支撑件(47)的后面(47b)向下方延伸。在下支撑件(46)上具有以超过侧支撑件(47)的方式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到第一延伸部(41)的下方位置的第二延伸部(42)。结合部(49)将第一延伸部(41)的前面(41a)、第二延伸部(42)的上面(42a)、和侧支撑件(47)的外侧面(47a)这三个面结合而形成。结合部(49)将刚性比前侧车架(16)低的内侧以及外侧的冲击吸收部件(21、22)的配置区域S1划分出来。

    车身前部构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9156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2281.7

    申请日:2011-05-24

    Inventor: 市川修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2D25/14 B62D25/2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车身(11)的仪表板下面板(19)包括:将该车身划分为前和后的纵板状的划分板(41);和从该划分板的下端向后下方倾斜的倾斜板(43)。该划分板的后表面(19a)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强板(28)加强。该加强板在下端具有延长部(92)。该延长部从与该划分板和该倾斜板的折曲部(42)相比的上方,向该折曲部的后方延伸,并被接合在该倾斜板上。通过该延长部和该仪表板下面板构成有在车宽方向上细长的闭合截面体(9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