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0793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80045248.3

    申请日:2020-06-04

    Inventor: 竹田智哉

    Abstract: 车身后部结构(10)具备侧加强构件(41)和支承构件(28)。侧加强构件加强后减震器罩(17)。支承构件具备上杆构件(71)、下杆构件(72)以及姿势维持构件(73)。上杆构件架设于侧加强构件。下杆构件配置于上杆构件的下方。姿势维持构件配置于上杆构件与下杆构件之间,且与上杆构件及下杆构件在车宽方向上在多个部位接合。

    车身前部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53697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743834.0

    申请日:2016-08-26

    Inventor: 竹田智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中,左上构件(16)从左前柱(13)向车身前方延伸。左上构件(16)构成为:从左前柱(13)向减震器壳体(15)呈大致水平延伸,从左减震器壳体(15)向下方呈倾斜状延伸。另外,左上构件(16)中呈倾斜状延伸的前部构件(82)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M字状。据此,在前部构件(82)向车身后方依次具有前弯曲部(86)、中央弯曲部(87)和后弯曲部(88)这3个弯曲部。据此,能够增加上构件对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车身后部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54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563725.8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在将备用轮胎配置到车身的后底板上时能够抑制由对车身的后碰撞引起的备用轮胎的移动。车身后部构造(10)的车身后部包括:支架(30),其悬挂于沿着后底板(20)的左右缘部而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后侧框架(22),在上方载置备用轮胎(50);以及后板部(24),其形成作为开口部(23a)的下方侧的下部的阻挡部(24b),其中,该开口部(23a)通过掀背部(23)被提起而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开口。后板部(24)的上部的阻挡部(24b)构成为,形成在车身上下方向的高度与限制载置于支架(30)的备用轮胎(50)的前方移动的防护部件(39)相同的位置。

    车身前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53697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743834.0

    申请日:2016-08-26

    Inventor: 竹田智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中,左上构件(16)从左前柱(13)向车身前方延伸。左上构件(16)构成为:从左前柱(13)向减震器壳体(15)呈大致水平延伸,从左减震器壳体(15)向下方呈倾斜状延伸。另外,左上构件(16)中呈倾斜状延伸的前部构件(82)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M字状。据此,在前部构件(82)向车身后方依次具有前弯曲部(86)、中央弯曲部(87)和后弯曲部(88)这3个弯曲部。据此,能够增加上构件对冲击载荷的吸收量。

    车身前部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8591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811619.X

    申请日:2016-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承刚性较高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中,仪表板上构件(18)的左右的两端(23、23)连接于左右的减震器座(16),接合于转向悬轴(27)的悬架(30)向前方延伸,接合于横梁(24)的连接部件(50)向后方延伸,悬架(30)与连接部件(50)夹持着挡风玻璃下支承件(19)和/或仪表板下构件(12)而互相连接。

    车身前部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6459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0810561.7

    申请日:2016-09-08

    Inventor: 竹田智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由前部侧车架(50)和底架(80)构成上部水平部(A1)、倾斜部(A2)和下部水平部(A3),其中,上部水平部(A1)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倾斜部(A2)从上部水平部(A1)的后端向后方形成向下坡度,下部水平部(A3)从倾斜部(A2)的后端向后方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横壁状的第1加强部件(90)从上部水平部(A1)向后方延伸,纵壁状的第2加强部件(100)从第1加强部件(90)的后端延伸至倾斜部(A2)的底部。在三角截面部(Tr)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承副车架(30)的前部副车架支承部(31)。据此,能够抑制车架的变形且容易制造。

    备用轮胎安装结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9292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426228.2

    申请日:2020-05-19

    Inventor: 竹田智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10)形成为:沿着车身的后底板(20)的凹部(21)中的车宽方向上的左右缘部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后框架(22)上架设有轮胎安装装置(30),其中所述轮胎安装装置(30)呈梯子状延伸且在车身前侧具有防护部件(39)。防护部件(39)形成呈凸形的形状。轮胎安装装置(30)被架设于后底板(20)的凹部(21)内配置的电池(40)的上方。使备用轮胎(50)以横向平放的方式载置在所述轮胎安装装置(30)上。据此,在将电池和备用轮胎上下重叠配置于车身后底板的凹部时,能抑制由于车身发生后部发生碰撞而导致备用轮胎向前方移动。

    车辆发动机舱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098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566308.8

    申请日:2020-06-19

    Inventor: 竹田智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发动机舱结构。车辆发动机舱结构具有由弯曲部(22)和延伸部(24)构成的挡板(18),其中,所述弯曲部(22)从车辆后方包围涡轮增压器;所述延伸部(24)从该弯曲部向车辆上方连续形成,挡板被配置在涡轮增压器(16)和仪表板下板(20)之间,且具有被固定于仪表板下板的下部固定部,在挡板与仪表板下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配置车载零部件的设置空间部(26)。据此,能够与有无行驶风无关而将发动机舱内的高温空气排出到外部。

    备用轮胎安装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929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426228.2

    申请日:2020-05-19

    Inventor: 竹田智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10)形成为:沿着车身的后底板(20)的凹部(21)中的车宽方向上的左右缘部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后框架(22)上架设有轮胎安装装置(30),其中所述轮胎安装装置(30)呈梯子状延伸且在车身前侧具有防护部件(39)。防护部件(39)形成呈凸形的形状。轮胎安装装置(30)被架设于后底板(20)的凹部(21)内配置的电池(40)的上方。使备用轮胎(50)以横向平放的方式载置在所述轮胎安装装置(30)上。据此,在将电池和备用轮胎上下重叠配置于车身后底板的凹部时,能抑制由于车身发生后部发生碰撞而导致备用轮胎向前方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