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91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80083920.6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同时实现驾驶员的视野确保和碰撞性能确保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具备:前柱,其具有A柱、A柱的后方的A’柱和将A柱及A’柱的下端部之间连结的下框部;以及上侧上构件(10),其设在车轮罩(WH)的上方,与下框部的上构件连结部(40a)连结,从上构件连结部(40a)穿过下框部及A’柱地形成有棱线(A1)、(A2)。
-
公开(公告)号:CN110191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780083920.6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同时实现驾驶员的视野确保和碰撞性能确保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具备:前柱,其具有A柱、A柱的后方的A’柱和将A柱及A’柱的下端部之间连结的下框部;以及上侧上构件(10),其设在车轮罩(WH)的上方,与下框部的上构件连结部(40a)连结,从上构件连结部(40a)穿过下框部及A’柱地形成有棱线(A1)、(A2)。
-
公开(公告)号:CN214928925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061800.6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下部结构确保车体刚性、电池单元的搭载性及电池单元与管道的连接作业性,并且使电池搭载量为最大限度。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下部结构包括:空调单元(22),进行车室(14)内的制冷或制暖;电池单元(26),设置于车室(14)的地板面板(24)上;以及管道(28),将空调单元(22)与电池单元(26)连接,管道(28)连接于电池单元(26)的下表面(26a),地板面板(24)具有收容电池单元(26)的第一凹部(30)、及形成于第一凹部(30)的底面(30a)且收容管道(28)的第二凹部(32)。
-
公开(公告)号:CN21515388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997542.6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共用安装件框架与发动机安装件。本实用新型具有配置于车辆的动力设备室(14)内且搭载有马达单元(20)及辅机(18)的安装件框架(16),在动力设备室(14)的车宽方向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固定于各侧框架(12)的侧部弹性安装件(22),安装件框架(16)具有:本体部(24),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一组侧壁部(26、26),从本体部(24)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朝向车辆上方延伸,马达单元(20)安装于本体部(24)的车辆下方,辅机(18)安装于本体部(24)的车辆上方且一组侧壁部(26、26)间,各侧壁部(26)分别安装于各侧部弹性安装件(22)。
-
公开(公告)号:CN214928924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915415.7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辆,能够不需要保护线束免受水或飞溅石等影响的元件。车辆具有:电池(16),配置于前座椅(12)的下方;充电口(18),设置于后立柱(26);及线束(20),将电池(16)与充电口(18)连接,地板面板(24)在电池(16)的车辆后部与后座椅(14)之间包括供就座于后座椅(14)的乘员的脚放置的放置部(32)、及从脚放置部(32)朝向后座椅(14)的座垫(14b)的下表面(15)向上方延伸的上延部(34),线束(20)从充电口(18)到上延部(34)位于车室(22)外,从设置于上延部(34)的开口部(56)插入至车室(22)内,穿过脚放置部(32)的上方而连接于电池(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