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0176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543585.3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可以降低相对于行进风的空气阻力,并且可以表现出优良的外观品质。在后轮的上方覆着有后罩(60L、60R)并在车辆后部具有扶手杆(62)的车辆中,在后罩(60L、60R)上设置凹部(70L、70R),并将扶手杆(62)形成为大致U形,在扶手杆(62)上设置乘员握持的扶手本体部(75)和安装于车辆侧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在凹部(70L、70R)收纳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并利用后罩(60L、60R)和扶手杆(62)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形成连续的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05017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43585.3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后部结构,其可以降低相对于行进风的空气阻力,并且可以表现出优良的外观品质。在后轮的上方覆着有后罩(60L、60R)并在车辆后部具有扶手杆(62)的车辆中,在后罩(60L、60R)上设置凹部(70L、70R),并将扶手杆(62)形成为大致U形,在扶手杆(62)上设置乘员握持的扶手本体部(75)和安装于车辆侧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在凹部(70L、70R)收纳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并利用后罩(60L、60R)和扶手杆(62)的车辆侧安装部(76L、76R)形成连续的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1458A
公开(公告)日:1998-05-13
申请号:CN97121249.X
申请日:1997-10-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4
Abstract: 空气滤清器分成空气滤清器罩和空气滤清器壳体,在空气滤清器罩上设排出口,并嵌合圆锥管的连接部,开口周缘部接合在其外周槽。支架构件的凸缘部嵌合在连接部内,接合于内周槽,圆锥形管和空气滤清器元件与空气滤清器罩呈一体化。凸缘部大于排出口,滤芯被压缩在与空气滤清器罩成一体的环状肋与形成在支架构件侧面板周围的凸缘之间。在侧面板中央设有导引凹部,在对应的空气滤清器中央设有插入盖形螺母的导引凸部,用螺栓安装蓄电池架。使空气滤清器的组装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041368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10088548.6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装置,能够将灯具装置准确地安装在围罩上设置的规定位置上。方向指示灯(50R)在透镜(52R)与基体部件(51R)之间收纳灯泡并且从前围的表面侧进行安装,在基体部件(51R)背面侧设置的结合用突起的周边形成定位用突起(61)。在定位用突起(61)上设置有与安装面(25a)的垂直面部(41)抵接的台阶部(61a)。通过将插入部(61b)卡合到安装面(25a)的卡合孔(31)中,能够准确并且可靠地相对于前围进行定位,可使伸出部(25R)与基体部件(51R)的接合线(70)附近共面。若以与在卡合透镜(52R)的卡合槽(92)背面侧设置的凸部(93)局部重叠的方式形成定位用突起(61),则能够缩短定位用突起(61)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801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10127265.9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24 , B62J39/00 , F02M35/16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储备箱周围的外观的两轮摩托车的储备箱。储备箱(14)的特征在于,具有带有开口(178)的壳体(76)和覆盖所述壳体(76)的盖(151),并向后方延长壳体(76)的后部(161),同时,设置有进一步延长壳体(76)后部(161)的延长部分(162),并且在盖(15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52),并将所述防护罩(152)的前部(152a)锁紧在壳体(76)上,从而将防护罩(152)的后部(161)以可以锁紧的方式安装在壳体(76)的延长部分(162)。在具有储备箱(14)的盖(15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52),从而锁紧储备箱(14),并以防护罩(152)覆盖盖(151)的外侧,所以可以双层封闭壳体的开口(178)。
-
公开(公告)号:CN1796220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127266.3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车身前部的外观性。机动二轮车由支承前整流罩(12)的整流罩支承撑条(57)的上部,详细地说,由仪表撑条(163)支承仪表(58),由信号装置支承撑条(62)支承前整流罩(12)和前信号装置(66、67),设置了覆盖前整流罩(12)与仪表(58)之间的内整流罩(61);其特征在于:朝下方延伸出内整流罩(61)的后部,形成下方伸出部(61a、61b),由这些下方延伸部(61a、61b)覆盖作为信号装置支承部的信号装置支承撑条62的侧部倾斜部(62d、62e)和整流罩支承撑条(57)的整流罩左右支承部(171、172)。
-
公开(公告)号:CN100453389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10127267.8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限制车座后部的下沉。机动二轮车由设于车身后部的横板(151)承受作用于车座(16)的车座载荷;其中:在设于横板(151)的作为第1载荷支承部的中央倾斜部(161)的后方使横板(151)立起,形成立起部(162),在该立起部(162)设置作为第2载荷支承部的后部车座载荷支承部(162a),特别是由后部车座载荷支承部(162a)支承坐在车座(16)的后部的同乘者产生的车座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0404358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510127263.X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以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为课题,该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即使是在通过侧罩覆盖车体后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看到头盔保持架。在以下的机动两轮车(10)中,所述机动两轮车(10)在车身架后部(170)上设置覆盖后轮(122)侧方的保护部件(46),通过该保护部件(46)从后轮(122)保护乘员,在保护部件(46)上设置头盔保持架(18)。具体地说,是使保持架托架(157)从将保护部件(46)安装在车身架(17)侧的后部撑杆(152)向下方延伸,在该保持架托架(157)上,将头盔保持架(18)配置为比后部撑杆(152)低一级。
-
公开(公告)号:CN101041368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710088548.6
申请日:2007-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装置,能够将灯具装置准确地安装在围罩上设置的规定位置上。方向指示灯(50R)在透镜(52R)与基体部件(51R)之间收纳灯泡并且从前围的表面侧进行安装,在基体部件(51R)背面侧设置的结合用突起的周边形成定位用突起(61)。在定位用突起(61)上设置有与安装面(25a)的垂直面部(41)抵接的台阶部(61a)。通过将插入部(61b)卡合到安装面(25a)的卡合孔(31)中,能够准确并且可靠地相对于前围进行定位,可使伸出部(25R)与基体部件(51R)的接合线(70)附近共面。若以与在卡合透镜(52R)的卡合槽(92)背面侧设置的凸部(93)局部重叠的方式形成定位用突起(61),则能够缩短定位用突起(61)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796219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127263.X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以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为课题,该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既使是在通过侧罩覆盖车体后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看到头盔保持架。在以下的机动两轮车(10)中,所述机动两轮车(10)在车身架后部(170)上设置覆盖后轮(122)侧方的保护部件(46),通过该保护部件(46)从后轮(122)保护乘员,在保护部件(46)上设置头盔保持架(18)。具体地说,是使保持架托架(157)从将保护部件(46)安装在车身架(17)侧的后部撑杆(152)向下方延伸,在该保持架托架(157)上,将头盔保持架(18)配置为比后部撑杆(152)低一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