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64637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0186417.5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以及车辆的制造方法,该车身构造能够谋求位于后轮侧的减震器外壳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与供油口为左右相反侧的外面板的刚性的提高,且谋求随之可能出现的电沉积涂料的涂敷问题的消除。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具有大致箱状的面板加强部件(4),其固定在位于后轮侧的减震器外壳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与供油口为左右相反侧的内面板(2)上而配置在内面板(2)与外面板之间,在面板加强部件(4)上形成用于将其内外连通而使电沉积涂料流入流出的第1连通孔(8A)、第2连通孔(8B)。在涂料工序后,第1连通孔(8A)、第2连通孔(8B)由第1隔音部件(9)、第2隔音部件(10)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0726463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186417.5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以及车辆的制造方法,该车身构造能够谋求位于后轮侧的减震器外壳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与供油口为左右相反侧的外面板的刚性的提高,且谋求随之可能出现的电沉积涂料的涂敷问题的消除。本发明的车身构造具有大致箱状的面板加强部件(4),其固定在位于后轮侧的减震器外壳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与供油口为左右相反侧的内面板(2)上而配置在内面板(2)与外面板之间,在面板加强部件(4)上形成用于将其内外连通而使电沉积涂料流入流出的第1连通孔(8A)、第2连通孔(8B)。在涂料工序后,第1连通孔(8A)、第2连通孔(8B)由第1隔音部件(9)、第2隔音部件(10)封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