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21303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410006792.X
申请日:2004-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L3/08
Abstract: 一种自动三轮车的刹车装置,在采用前后轮刹车连动机构的基础上,可以容易地配设刹车线,并提高刹车操作力的传递效率。在具备将各后轮刹车(12、12)的操作力进行分配的平衡器(60)的自动三轮车的刹车装置(10)中,连动机构(20)设置在所述平衡器(60)的上游侧。
-
公开(公告)号:CN1621303A
公开(公告)日:2005-06-01
申请号:CN200410006792.X
申请日:2004-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L3/08
Abstract: 一种自动三轮车的刹车装置,在采用前后轮刹车连动机构的基础上,可以容易地配设刹车线,并提高刹车操作力的传递效率。在具备将各后轮刹车(12、12)的操作力进行分配的平衡器(60)的自动三轮车的刹车装置(10)中,连动机构(20)设置在所述平衡器(60)的上游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758891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10170730.5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L3/08
Abstract: 一种具备联动制动器装置的跨骑型车辆,能够缩小设置在制动器臂上的拉索的连结部。作为具备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具备前轮制动器(12)及后轮制动器(16);对前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的前制动器臂(21);前轮制动器操作件(49);后轮制动器操作件(31);具有将对此后轮制动器操作件(31)施加的操作力分支的分配器的联动装置(33),在前制动器臂(21)上,设置了连结第一拉索的前端(65)的第一孔(85)和连结第二拉索的前端(66)的第二孔(86),第一孔(85)和第二孔(86)均为长孔,以相互非平行地朝向车辆后方构成V字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746469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910226573.5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连动制动装置的鞍乘型车辆,即便使用相对于车架分开设置的连动制动装置,也可以减小操作力传递部件的挠曲。该鞍乘型车辆具有:连动装置(45),其通过具有均衡器并利用左制动杆的操作使前后轮的制动进行连动,该均衡器用于将左制动杆的操作力分配并传递到前后轮用制动装置;连动制动拉索(71)、前轮用制动配管(73)及后轮用制动拉索(72),其分别将左制动杆和连动装置(45)、连动装置(45)和前轮用制动装置、连动装置(45)和后轮用制动装置连结,其中,自连动装置(45)的上方,连动制动拉索(71)与均衡器连接,连动装置(45)倾斜地配置成上部比下部更靠近头管(12)。
-
公开(公告)号:CN101758891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170730.5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L3/08
Abstract: 一种具备联动制动器装置的跨骑型车辆,能够缩小设置在制动器臂上的拉索的连结部。作为具备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具备前轮制动器(12)及后轮制动器(16);对前轮制动器施加制动力的前制动器臂(21);前轮制动器操作件(49);后轮制动器操作件(31);具有将对此后轮制动器操作件(31)施加的操作力分支的分配器的联动装置(33),在前制动器臂(21)上,设置了连结第一拉索的前端(65)的第一孔(85)和连结第二拉索的前端(66)的第二孔(86),第一孔(85)和第二孔(86)均为长孔,以相互非平行地朝向车辆后方构成V字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755143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80025412.3
申请日:2008-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55/226 , F16D65/09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55/226 , F16D2055/007 , F16D2055/0091 , F16D2121/02 , F16D2125/06
Abstract: 一种盘式制动器装置,在该盘式制动器装置中,防止制动垫(86,86)上的非均匀磨损。各制动垫在装配设定销(I&thetav:1)的一端处均具有设定销孔(103a)并且在另一端具有用于接收制动转矩的转矩接收部件(104)。用于挤压制动垫的活塞由第一和第二活塞(81,82)组成。靠近设定销的第一活塞的中心(113)定位成从制动垫的滑动范围的中部更靠内侧,并且距设定销的距离延长,第二活塞的中心朝向转矩接收部件定位、比第一活塞距设定销更远、并且位于盘式转子的滑动范围的中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386330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46372.X
申请日:2008-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中,大幅提高操作力分配杆的操作性的技术。在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40)上具备保持刹车力的刹车力保持构件(51)。刹车力保持构件(51)具备将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固定在动作位置的操作元件固定构件(67);通过推压分配刹车操作力的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将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处于非动作位置,将后轮刹车拉索(32)处于动作位置的分配杆推入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755143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80025412.3
申请日:2008-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55/226 , F16D65/09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55/226 , F16D2055/007 , F16D2055/0091 , F16D2121/02 , F16D2125/06
Abstract: 一种盘式制动器装置,在该盘式制动器装置中,防止制动垫(86,86)上的非均匀磨损。各制动垫在装配设定销(I&thetav:1)的一端处均具有设定销孔(103a)并且在另一端具有用于接收制动转矩的转矩接收部件(104)。用于挤压制动垫的活塞由第一和第二活塞(81,82)组成。靠近设定销的第一活塞的中心(113)定位成从制动垫的滑动范围的中部更靠内侧,并且距设定销的距离延长,第二活塞的中心朝向转矩接收部件定位、比第一活塞距设定销更远、并且位于盘式转子的滑动范围的中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746469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26573.5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连动制动装置的鞍乘型车辆,即便使用相对于车架分开设置的连动制动装置,也可以减小操作力传递部件的挠曲。该鞍乘型车辆具有:连动装置(45),其通过具有均衡器并利用左制动杆的操作使前后轮的制动进行连动,该均衡器用于将左制动杆的操作力分配并传递到前后轮用制动装置;连动制动拉索(71)、前轮用制动配管(73)及后轮用制动拉索(72),其分别将左制动杆和连动装置(45)、连动装置(45)和前轮用制动装置、连动装置(45)和后轮用制动装置连结,其中,自连动装置(45)的上方,连动制动拉索(71)与均衡器连接,连动装置(45)倾斜地配置成上部比下部更靠近头管(12)。
-
公开(公告)号:CN102126534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10009654.7
申请日:2011-01-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既采用液压式的前轮制动机构和机械式的后轮制动机构,又能使踏板周边的构造简化。具有:从主车架部(13)的后端部向上后方延伸的后车架部(15);从主车架部(13)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车架部(14);对后轮进行制动的后鼓式制动器(BR);对前轮(WF)进行制动的前盘式制动器(BF);与制动踏板(BP)的操作连动地产生向后鼓式制动器(BR)及前盘式制动器(BF)施加的制动力的主液压缸(CU);将由主液压缸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向前盘式制动器(BF)传递的前配管;由主液压缸的动作产生的液压力经由后配管被传递并由此而动作的从属液压缸(80);用于将从属液压缸(80)的输出向后鼓式制动器(BR)传递的机械式传递部件,从属液压缸(80)被支承在后车架部(15)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