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9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196022.6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铰链自动安装装置及门铰链自动安装方法,能够减低安装门铰链的成本。门铰链自动安装装置适用于对车辆主体安装门铰链,其中第一机器手及第三机器手配置成面向其中一侧面部,第二机器手配置成面向另一侧面部,控制部件控制第一机器手移动到设置成面向其中一侧面部的组合位置,并把持住第一门铰链后,将第一门铰链定位在其中一侧面部的安装位置,控制部件控制第三机器手移动到组合位置,并把持住第二门铰链后,将第二门铰链移动到交付位置,控制部件控制第二机器手移动到交付位置,并从第三机器手接收第二门铰链后,将第二门铰链定位在另一侧面部的安装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106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227478.2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拆卸装置以及车门拆卸方法,能够避免多个机械手的移动轨迹彼此干涉,从而能够提高车门拆卸动作的自由度。车门拆卸装置适用于从车体上拆卸车门,包括:第一机械手,设置在车门的外侧;第一治具,设置在第一机械手上,且具有用于卡合车门的窗框上所设的开口部的卡合部、以及用于从车辆上下方向夹持车门的上下一对夹持部;第二机械手,设置在第一机械手的附近;以及第二治具,设置在第二机械手上,且具有用于将紧固在车体与车门上的紧固件松开的紧固件松开部、以及用于结合车门的内侧的结合部。第一机械手位在处于开放状态的车门的外侧来进行第一治具的操作,并且第二机械手位在处于开放状态的车门的内侧来进行第二治具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1067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227478.2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拆卸装置以及车门拆卸方法,能够避免多个机械手的移动轨迹彼此干涉,从而能够提高车门拆卸动作的自由度。车门拆卸装置适用于从车体上拆卸车门,包括:第一机械手,设置在车门的外侧;第一治具,设置在第一机械手上,且具有用于卡合车门的窗框上所设的开口部的卡合部、以及用于从车辆上下方向夹持车门的上下一对夹持部;第二机械手,设置在第一机械手的附近;以及第二治具,设置在第二机械手上,且具有用于将紧固在车体与车门上的紧固件松开的紧固件松开部、以及用于结合车门的内侧的结合部。第一机械手位在处于开放状态的车门的外侧来进行第一治具的操作,并且第二机械手位在处于开放状态的车门的内侧来进行第二治具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61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80042221.9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D11/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粉尘等附着于传感器的壳体和加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壳体(18)用于收容对能量射束(42)进行检测的传感器(20),具有腔室(18A)和供给口(18B),其中,所述腔室(18A)具有能够使能量射束透过的透过性部件(24);所述供给口(18B)用于向腔室内供给气体,传感器对经由透过性部件射入的能量射束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61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80042221.9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D11/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粉尘等附着于传感器的壳体和加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壳体(18)用于收容对能量射束(42)进行检测的传感器(20),具有腔室(18A)和供给口(18B),其中,所述腔室(18A)具有能够使能量射束透过的透过性部件(24);所述供给口(18B)用于向腔室内供给气体,传感器对经由透过性部件射入的能量射束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7991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96022.6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铰链自动安装装置及门铰链自动安装方法,能够减低安装门铰链的成本。门铰链自动安装装置适用于对车辆主体安装门铰链,其中第一机器手及第三机器手配置成面向其中一侧面部,第二机器手配置成面向另一侧面部,控制部件控制第一机器手移动到设置成面向其中一侧面部的组合位置,并把持住第一门铰链后,将第一门铰链定位在其中一侧面部的安装位置,控制部件控制第三机器手移动到组合位置,并把持住第二门铰链后,将第二门铰链移动到交付位置,控制部件控制第二机器手移动到交付位置,并从第三机器手接收第二门铰链后,将第二门铰链定位在另一侧面部的安装位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