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传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43954A

    公开(公告)日:2000-02-09

    申请号:CN99110165.0

    申请日:1999-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7

    Abstract: 检测元件(30)在板状的第1电极(33)的两侧,通过第1固体电解质层(34)和第2固体电解质层(35),分别相对地设置第2、第3电极(36、37),从而可检测第1与第2电极间,以及第1与第3电极间的氧离子的移动。由于第1电极的两个面均形成检测面(31、32),方向性沿2个方向扩大。由于第2、第3电极(36、37)中的任何一个靠近排气流,这样其与排气较早地接触,反应时间较早。

    跨骑型车辆及燃料过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56107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380079629.3

    申请日:2013-09-19

    Inventor: 草光男 高久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22 F02M2037/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在燃料箱内残留的水的跨骑型车辆及燃料过滤器。燃料过滤器(24)的管部(31)在与箱底板(11A)的附近对应的位置具有遍及整周地使燃料不流入的闭塞部(31Y),并且在闭塞部(31Y)的下方具有过滤燃料且使燃料向管部(31)内流入的下网眼部(32B2)。

    跨骑型车辆及燃料过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5610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80079629.3

    申请日:2013-09-19

    Inventor: 草光男 高久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22 F02M2037/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在燃料箱内残留的水的跨骑型车辆及燃料过滤器。燃料过滤器(24)的管部(31)在与箱底板(11A)的附近对应的位置具有遍及整周地使燃料不流入的闭塞部(31Y),并且在闭塞部(31Y)的下方具有过滤燃料且使燃料向管部(31)内流入的下网眼部(32B2)。

    两冲程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527C

    公开(公告)日:2000-05-17

    申请号:CN94119818.9

    申请日:1994-11-25

    Abstract: 两冲程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包括设有用作阀室的扩大部分的排气管和设在阀室中,且与发动机节气门互锁的限流阀,以便当节气门开度小时减小排气通道的横截面积,限流阀设在满足不等式1≤Kv≤5的位置上,式中Kv为排气管的气缸表面和限流阀间部分的内部空间与发动机排量之容积比,阀室的横截面积满足不等式1.1≤Ka≤1.35,式中Ka为阀室横截面积与排气管横截面积之比。该系统可减小在两冲程发动机低速工作时容易增加的排气的HC浓度,又不显著减小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二冲程发动机的废气净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085983A

    公开(公告)日:1994-04-27

    申请号:CN93108982.4

    申请日:1993-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075/025 Y02T10/146

    Abstract: 为了改善不均匀燃烧和降低在低转速及节气门小开度时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在利用排气脉动提高高转速时的功率的二冲程发动机中设废气净化器,它包括设在排气管中限制废气流通面积的限流阀,节气门开度较小时,它与节气门联动。限流阀设计成使它所限制的废气流通面积B与排气管截面积A之比Ks满足关系式0.02≤Ks≤0.4,并将限流阀设在这样的位置上,使从汽缸表面到限流阀之间的排气管内容积D与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G之比Kv满足关系式1≤Kv≤5。

    氧传感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385C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99110165.0

    申请日:1999-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7

    Abstract: 检测元件(30)在板状的第1电极(33)的两侧,通过第1固体电解质层(34)和第2固体电解质层(35),分别相对地设置第2、第3电极(36、37),从而可检测第1与第2电极间,以及第1与第3电极间的氧离子的移动。由于第1电极的两个面均形成检测面(31、32),方向性沿2个方向扩大。由于第2、第3电极(36、37)中的任何一个靠近排气流,这样其与排气较早地接触,反应时间较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