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14832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10079098.0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尽可能地阻止冷凝水所引起的液体间电路联接的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10)中,第一金属隔板(16)与第二金属隔板(18)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并且以电极面为铅垂面而沿水平方向层叠。在第一金属隔板(16)的面(16a)上设置沿重力方向延伸的氧化剂气体流路(26)、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0a)及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20b)。连通氧化剂气体流路(26)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0b)的多个出口连结通路(28b)沿水平方向排列而形成。所述出口连结通路(28b)的排列方向正中央部比排列方向两端部向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20b)侧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814619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004675.5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 H01M8/0206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8/248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其能够使凝结水沿着反应气体连通孔直接沿重力方向可靠地落下,并能够尽可能地阻止发电电池间的液界电位差的产生。燃料电池(10)在重力方向层叠有多个发电电池(12)。构成发电电池(12)的阴极侧隔板(24)的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与氧化剂气体流路(36)连通,并且在所述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中配设有用于使凝结水沿着该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直接沿重力方向落下的水引导构件(52)。该水引导构件(52)是向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内突出且向重力方向倾斜的板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214832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079098.0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尽可能地阻止冷凝水所引起的液体间电路联接的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10)中,第一金属隔板(16)与第二金属隔板(18)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4),并且以电极面为铅垂面而沿水平方向层叠。在第一金属隔板(16)的面(16a)上设置沿重力方向延伸的氧化剂气体流路(26)、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0a)及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20b)。连通氧化剂气体流路(26)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20b)的多个出口连结通路(28b)沿水平方向排列而形成。所述出口连结通路(28b)的排列方向正中央部比排列方向两端部向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20b)侧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814619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004675.5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 H01M8/0206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8/248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其能够使凝结水沿着反应气体连通孔直接沿重力方向可靠地落下,并能够尽可能地阻止发电电池间的液界电位差的产生。燃料电池(10)在重力方向层叠有多个发电电池(12)。构成发电电池(12)的阴极侧隔板(24)的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与氧化剂气体流路(36)连通,并且在所述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中配设有用于使凝结水沿着该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直接沿重力方向落下的水引导构件(52)。该水引导构件(52)是向氧化剂气体排出连通孔(28b)内突出且向重力方向倾斜的板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