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的密封构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3698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30255.3

    申请日:2002-08-22

    Inventor: 西浦久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的密封构造,其目的在于,即使跨越分割面地设置部件开口,也可以充分地维持密封性。把空气滤清器10分割成前罩11和后罩12,通过罩子侧密封垫17在分割面30处接合。在空气滤清器10的一个侧面上跨越分割面30的在前罩11和后罩12形成开口13,插入部件14并由吸气通道16的法兰盘25经密封圈15进行安装。把面临环状密封槽31的罩子侧密封垫17的两端部32,32粘接到密封圈15上,连接成连续的一体。

    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79944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80041767.3

    申请日:2011-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包含在控制部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并提高配置效率的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电池(56)在摆臂(30)靠车身前方的位置与把该摆臂(30)摆动自如地轴支在车身架(2)上的摆动轴(19)的贯通孔(19a)接近地配置。电动马达(M)在摆臂(30)靠车身后方的位置与后轮(WR)的车轴(32)接近地配置。使平面部指向车宽方向进行配置的作为控制装置的基板(50),包括控制基板(50a)和发热元件基板(50b),该控制基板(50a)具有发热量小的控制元件并配设有对电动马达(M)进行控制的驱动回路,该发热元件基板(50b)具有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并配设有对电池(56)进行充电的充电回路;控制基板(50a)配设在电池(5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发热元件基板(50b)配设在控制基板(50a)的车身后方且马达(M)的车身前方的位置。

    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7994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41767.3

    申请日:2011-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包含在控制部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并提高配置效率的电动二轮车的控制装置。电池(56)在摆臂(30)靠车身前方的位置与把该摆臂(30)摆动自如地轴支在车身架(2)上的摆动轴(19)的贯通孔(19a)接近地配置。电动马达(M)在摆臂(30)靠车身后方的位置与后轮(WR)的车轴(32)接近地配置。使平面部指向车宽方向进行配置的作为控制装置的基板(50),包括控制基板(50a)和发热元件基板(50b),该控制基板(50a)具有发热量小的控制元件并配设有对电动马达(M)进行控制的驱动回路,该发热元件基板(50b)具有发热量大的发热元件并配设有对电池(56)进行充电的充电回路;控制基板(50a)配设在电池(5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发热元件基板(50b)配设在控制基板(50a)的车身后方且马达(M)的车身前方的位置。

    电动二轮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7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21463.X

    申请日:2009-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设有蓄电池、电力驱动单元以及行驶用动力产生电机的电动二轮车中,能够容易地确保车辆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等电动二轮车的重量平衡。一种电动二轮车1在以枢轴12为中心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摆臂13上设有电力驱动单元18和行驶用动力产生电机16,通过该动力产生电机16对后轮WR进行驱动,其中,设有向动力产生电机16供给电力的蓄电池9,该蓄电池9的重心(重心位置BC)相对于车体中心线CX配置在电力驱动单元18和动力产生电机16的相反侧。

    电动二轮车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7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10221463.X

    申请日:2009-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设有蓄电池、电力驱动单元以及行驶用动力产生电机的电动二轮车中,能够容易地确保车辆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等电动二轮车的重量平衡。一种电动二轮车(1)在以枢轴(12)为中心沿上下方向摆动的摆臂(13)上设有电力驱动单元(18)和行驶用动力产生电机(16),通过该动力产生电机(16)对后轮(WR)进行驱动,其中,设有向动力产生电机(16)供给电力的蓄电池(9),该蓄电池(9)的重心(重心位置BC)相对于车体中心线(CX)配置在电力驱动单元(18)和动力产生电机(16)的相反侧。

    发动机的吸气及排气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99062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01249.3

    申请日:2003-10-15

    Inventor: 西浦久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2 Y02T10/47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吸气及排气控制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吸气控制阀(68),设在发动机(26)的吸气通路(67)上;吸气侧隔板(69),设在该吸气通路(67)外部,用于驱动该吸气控制阀(68);排气控制阀(74),设在发动机(26)的排气通路(73)上;排气侧隔板(76),设在排气通路(73)外部,用于驱动该排气控制阀(74);公用负压供给通路(81),从这些吸气侧隔板(69)和排气侧隔板(76)延伸而形成;连接该负压供给通路(81)前端的负压箱(66);切换阀(82),设在负压供给通路(81)上,用于把负压切换到大气压或把大气压切换到负压;和控制单元(83),设在车体(11)侧,用于根据发动机(26)的运转状态来控制该切换阀(82)。可以使用小的隔板,容易安装在两轮摩托车等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